-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生 物 防 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应用天敌最早的国家,早在三千年前《诗经》中就曾记载过,“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记述了胡蜂类昆虫捕捉蛾类幼虫的现象,虽然当时对蜾蠃的作用认识不足,但这种自然现象是世界上论述最早的文献。
公元340年左右(晋代),就已经有用黄猄蚁防治柑桔害虫的记载。晋代嵇ji含著有《南方草木状》一书,“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yu)(卖)于市者,其巢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为群囊所伤;无复一完者矣”。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述蜘蛛的捕食习性,写到:此虫设网一面,物触而诛之,知乎诛其不义者,取曰“蜘蛛。”等等。;解放后,我国生物防治有了很大发展,对于害虫天敌资源的调查、保护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如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胡蜂、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赤眼蜂等小蜂类;病原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僵菌、病毒等的研究都有了很大发展;赤眼蜂的研究利用,我国居世界首位。
国外生物防治起步较我国晚,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天敌昆虫或病原微生物生产工厂化,已在许多国家实现。如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捷克等国,早已工厂化生产苏云金杆菌。美国已工厂化生产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赤眼蜂在俄罗斯和美国,草蛉在美国,植绥螨在瑞典和荷兰等都已投入工厂化生产。;生物防治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且能直接大量消灭有害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控制因素。
大多数天敌对人、畜和植物安全,不会污染环境,有害生物对天敌也不会产生抗性。在自然界中,天敌一旦建立种群,就能较长期地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发展。可以说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年来,生物防治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如引起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破环自然生态平衡,引起有害生物再猖獗或次要病虫害大发生;污染环境,产生残毒问题;农业成本增加等。;目前国际上工厂化生产天敌产品的公司发展到80多家,经销商143家,已经商品化的天敌昆虫有130多种,主要有赤眼蜂、丽蚜小蜂、草蛉、瓢虫、螳螂、小花蝽、捕食螨等,这些天敌广泛应用于果园、大田、温室以及园艺作物。
美国在棉花、水稻、果树和蔬菜等9种作物中长期实施以生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在棉田减少使用化学农药77% ,在其他作物田中减少50%以上。;我国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强有力的开发应用的物质基础,又具备开发多种天敌昆虫和微生物的技术基础。
目前我国大规模应用人工繁殖的天敌昆虫主要有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工厂化生产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但相对于我国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2.24亿公顷次,防治面积2.67亿公顷次的防治面积而言,工厂化生产的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制剂应用面积甚小,生物防治产品的应用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
根据我国农产品精品化、无害化发展趋势和国际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及其产品应用前景极为广阔。;1、生物防治的定义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
生物防治是一门研究利用天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农田杂草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通过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来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降低病原物致病性和抑制病害的发生。
害虫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理论和技术。;2015/4/19;2、生物防治的特点
1) 优点: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不会使病虫形成抗性和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不污染环境,没有残留毒性;对人畜安全;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缺点:见效速度慢,由于天敌与害虫之间的跟随关系,有的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不象农药那样见效迅速;生物制剂的生产不能象化学农药那样易于成批生产;生物制剂的使用不及农药简便;生物制剂的质量不太稳定。;(一)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1、拮抗作用及其利用
一种生物产生某中特殊的代谢产物,从而抑制或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现象,称为拮抗作用,也称抗生作用。这种现象在微生物之间广泛存在,具有抗生作用的微生物统称抗生菌。
目前人们发现的抗生菌主要来源于放线菌,真菌、细菌中也有一些抗生菌,利用拮抗微生物来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利用拮抗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1)直接使用:
把人工培养的拮抗微生物直接施入土壤或喷洒在植物表面或制成种衣剂粘附在种子表面,可以改变作物根围、叶围、种子周围或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建立起拮抗微生物优势,从而控制病原物,达到防治作物病害的目的。
如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桃、李、杏果实褐腐病,柑桔果实青霉病;用木霉的孢子悬浮液处理苹果树的新鲜伤口,可以防治银叶病等。;2)促进增殖:
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有拮抗微生物的存在,创造一些对其有利的环境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