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1.1茶叶分级与感官检测;目录;一、 茶叶的品质化学;(一)茶叶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芳香物质;色素;糖类;(二)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1、茶叶外形的形成;;2、茶色形成的生化原理;3、茶香形成的生化原理;4、茶味形成的生化原理;(三)常见茶类的品质化学特征;1、绿茶的品质化学特征;2、红茶的品质化学特征;3、乌龙茶的品质化学特征;二、 茶叶的品质审评;(一)茶叶审评的环境与用具;1、审评环境;2、审评用具;审评杯碗:白色瓷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
审茶杯:供茶叶冲泡开汤及评审茶叶香气之用,容量约150毫升。
审茶碗:供盛放茶汤评审水色及滋味之用,容量约200毫升。
审茶匙:供舀取茶汤品评用,容量5-10毫升。 ;;审评用水: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参照GB 5749执行;水质要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无肉眼可见物,无味无臭,浑浊度<3°,??质硬度<15°,微生物检测各项指标合格。
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称量用具:天平,感量0.1g。
计时器:定时钟或特制砂时计,精确到秒。
其他:刻度尺、网匙、茶匙、烧水壶、电炉、塑料桶等。;(二)审评内容;1、外形审评;2、汤色审评;3、香气审评;4、滋味审评;5、叶底审评;(三)茶叶审评程序;(一)取样;(二)外形审评;(三)茶汤制备;不同茶类茶汤的冲泡时间;(四)内质审评;1、看汤色;2、嗅香气;3、尝滋味;4、评叶底;(五)审评结果判定;结果计算:茶叶审评总得分,Y=A*a+B*b+C*c+D*d+E*e。
结果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各类茶品质因子评分系数(%);因子;【思考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