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病毒遗传分析.ppt
在抗终止蛋白N的帮助下,转录翻译出CⅡ、CⅢ蛋白。 在CⅡ、CⅢ蛋白作用下,PRE( PRE主管建立溶源,repressor for establishment of lysogeny,位于cro和cⅡ之间)的操纵子向左转录cⅠ基因,产生CⅠ蛋白。 CⅡ、CⅢ蛋白活化PRE ? 1 CⅠ ? 2 Cro 3 ? OR PR PRM PRE CⅡ+CⅢ PL(N) PL+PR 五、裂解周期的建立 以及溶源态与裂解周期的平衡 Xis是由噬菌体基因编码的蛋白,只有在裂解途径被激活时才会合成。此蛋白存在时,噬菌体基因组将始终维持独立的环状结构,不会被整合进宿主基因组中去。 噬菌体基因组的割离与整合可以被视为可逆过程,但割离需要额外蛋白协助才能进行 Xis (for excision) Xis蛋白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 Xis蛋白结合到DNA上的特殊位点,引起DNA分子弯折(140?),在attR形成一个包括Xis,λint和IHF在内的、活化的DNA-蛋白复合体,该复合体与attL上的蛋白合作,使两个杂合att位点之间的重组反应迅速发生。可见,Xis的作用同IHF部分类似。 除此之外,Xis还有抑制整合的作用,具体机理是Xis造成了DNA分子的弯折,不能形成整合所需(即有效结合λint和IHF)的结构。 决定λ噬菌体进入溶源周期还是进入裂解周期因素是CI和Cro 这两种调节蛋白对左右两个操纵基因OL和OR结合的竞争。 阻抑物决定溶源,而Cro蛋白决定裂解周期。 Cro蛋白的作用 维持回路阻止阻抑物的合成,也就是阻止经由PRM的转录; 抑制早期基因从PR到PL进行表达。 是什么决定了λ噬菌体感染的结果呢? 在这期中,在某种特定条件下,CⅡ蛋白的水平决定了感染的结果。 分子机制 CⅡ蛋白对于宿主细胞酶降解的敏感性 C Ⅰ基因的表达需要CⅡ蛋白的协助,而CⅡ蛋白易被容易被宿主体内的水解酶所水解。 CⅢ蛋白的作用 保护CⅡ蛋白不被降解。虽然CⅢ蛋白不能保证CⅡ蛋白继续存在,但是在缺少CⅢ蛋白时,CⅡ蛋白总是没有活性。 在宿主细胞处于营养丰富、活性较高的状态时,水解酶的活性较高,CⅡ蛋白不能大量存在,没有了CⅡ蛋白的支持,CⅠ基因无法表达,Cro蛋白占据了左右两个操纵子,进入裂解周期; 主要参考文献: 《基因八》中文版(电子版) 《分子生物学》,杨荣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遗传学(第2版)》,戴灼华,王亚馥,粟翼汶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 《病毒分子生态学》,向近敏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Benzer用反式构型检验突变间的关系。在互补测验中两个隐性突变如表现出互补效应,则证明这两个突变型分属于不同基因;如不能互补,则证明这两个突变型在同一基因内。 反式构型 顺式排列作对照,在顺式排列中,不论是两个基因的突变,还是同一个基因内两个位点的突变,在互补测验中均表现互补效应。 顺式排列 说明基因是一个独立功能单位:在顺式排列里两个突变位点集中在一个功能单位时,另一等位基因的功能完全正常,所以表现互补;在反式排列中两个等位基因各有一位点发生突变,都丧失功能,所以不能互补。 Benzer将不同突变间没有互补的功能区称为顺反子(cistron)。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因此常用顺反子作为基因的同义词。 第五节 缺失作图 Benzer研究 r II突变型时发现一些突变由于核苷酸对发生改变,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而另一些突变由于缺失相邻的许多核苷酸对,称缺失突变(deletion mutation)。 尽管两种突变形成相同表型效应,但有区别: ①点突变是单个位点突变,缺失突变是多个位点突变(multisitemutation); ②点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而缺失突变不可逆; ③点突变与其他点突变间可发生重组,而缺失突变同另一个点突变间不能重组。 一、缺失突变的特点 二、缺失作图原理 凡是能完成野生型功能的(互补的、产生噬菌体的),突变一定不在缺失区内;反之,突变一定在缺失区内。 缺失作图的优点:简便、精确 缺失作图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