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毒理学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毒理学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ppt

* 2. 分布动力学参数 (1)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指假设药物以与血药浓度相同的浓度在体内均匀分布,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它并非药物在体内占有的真实容积,故称为表观分布容积,它等于体内药量(A)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 (2)血浆蛋白结合率(plasma protein binding rate, PPBR,β):指血浆中与蛋白结合的药量占血浆中总药量的百分比,即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浓度(Cb)与总药物浓度(Ct)的比值。 * Vd 值的意义 : 1) 进行血药浓度与药量的换算; 2) 可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以一70Kg体重的人为例,总体液大约为42L(60%) 5 L 血浆中 (7%, 0.07 L/kg) 10~20 L 细胞外液 (17%, 0.17 L/kg) 40 L 全身体液 (60%, 0.6 L/kg) 100 L 某一器官或组织 * (1)消除速率常数(Ke):指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分数,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其大小依赖药物理化性质和机体消除能力。 (2)半衰期(t1/2):指体内药量或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它是PK中十分重要的参数,用以表示药物消除的快慢程度。t1/2与Ke成反比关系,其关系式为:t1/2=0.693/Ke,t1/2成为临床给药方案拟定的首要考虑因素,通常按半衰期给药。对于长半衰期(8~24h),特别是超长半衰期(>24h)药物尤应注意长期用药带来的蓄积中毒问题。 3. 消除动力学参数 * (3)清除率(clearance,CL):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从药动学角度还可定义为药物消除速率(dx/dt)与血浆药物浓度(Cp)的比值,即: (3-17) 进一步推导得CL,t1/2和Vd三者关系为: (3-18) 式3-20表明:t1/2与Vd成正比,与CL成反比。 CL从另一角度表示机体清除药物的能力,亦是拟定给药方案的重要PK参数。 CL=Ke?Vd * 4. 多次用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图3-10多次给药达稳态后的稳态血药浓度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esp. nonionized, lipid soluble * 换算 conversion * * * * (4)评价药物在不同种属、不同生理和疾病状态的毒理反应,支持非临床毒性研究的动物种属的选择和给药方案。 (5)分析药物毒性表现对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价值。如药物蓄积引起的肝、肾毒性,可为后续安全性评价提供有用信息。 (6)阐明毒理学试验间的关联性、毒理学与药理学试验的关联性、毒理学结果对临床试验特别是临床I期试验的支持作用。 (7)阐明药物致毒机理以及毒性发生、发展规律。 (8)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关依据。 * * 五、毒代动力学研究中反映药物全身暴露的动力学参数 “暴露”(exposure):指机体染毒后,药物对机体组织的负荷量。 毒代动力学评价的表征: 药物浓度 -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峰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 半衰期(t1/2)。 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常用的的参数为AUC,因为该参数既反映了体内药物浓度,而且又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驻留时间。 * AUC可利用非房室模型方法求得(图3-7),因AUC为零阶矩,可用线性梯形面积法求算0-t时间的AUC(AUCt),而t-?时间的AUC(AUC t-?)只能通过外推法估算,即AUC t-? = Ct /k,0-?时间的AUC(AUC?)则为上述两种面积之和(公式3-2); Cmax和tmax通常按实测值计算,t1/2可根据lnC-t作图曲线尾端的斜率求得(公式3-3)。 (3-2)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