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讲脑血管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讲脑血管病.ppt

* * * 脑血管病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 祝广林 分类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动静脉畸形 3.颈动脉粥样硬化 4. 高血压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 外伤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高血压脑出血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凝血机制障碍 颅内肿瘤出血 炎症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他还有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等。囊性动脉瘤,也称浆果样动脉瘤,通常位于颅内大动脉的分叉处,尤以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多见,即血管壁受血流动力学冲击力最大的部位。梭形动脉瘤则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更常见。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约占85%。 (一)临床表现 A破裂出血症状 1.突发剧烈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97% (脑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2.脑膜刺激征:颈强直 高血压; 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如动眼神经麻痹、偏瘫等 迟钝或昏迷 眼底出血 3.脑血管痉挛(早期和迟发性血管痉挛) B非出血症状 ⑴ 占位效应 A. 巨大动脉瘤: 可压迫周围脑组织产生偏瘫和颅神经障碍。B. 颅神经障碍,主要有:1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缺失,多由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扩张引起,偶可见于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2视觉丧失,原因有:a.眼动脉瘤压迫视神经 b.眼动脉、前交通或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压迫视交叉3面部疼痛综合征:海绵窦内或床突上动脉瘤压迫眼神经及上颌神经,分布区可能类似三叉神经痛 早期血管痉挛,发生于出血数小时之内,也称即刻脑血管痉挛,多因机械性反应性因素引起,表现为出现后意识障碍、出血量不大但呼吸突然停止、四肢瘫痪或截瘫。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于SAH的4~5天以后,也称为“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DIND)”,或“症状性血管痉挛”。是SAH后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一)临床表现 B非出血症状 ⑴ 占位效应 A. 巨大动脉瘤: 可压迫周围脑组织产生偏瘫和颅神经障碍。B. 颅神经障碍,主要有:1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缺失,多由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扩张引起,偶可见于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2视觉丧失,原因有:a.眼动脉瘤压迫视神经 b.眼动脉、前交通或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压迫视交叉3面部疼痛综合征:海绵窦内或床突上动脉瘤压迫眼神经及上颌神经,分布区可能类似三叉神经痛 ⑵ 内分泌紊乱:鞍内或鞍上动脉瘤压迫垂体及垂体柄所致 ⑶ 小梗塞或短暂的缺血: 包括一过性黑朦、同向偏盲等。 ⑷ 癫痫发作:术中可能会发现相邻区域的脑软化。目前尚没有资料说明这一组病人出血的风险增加。 ⑸ 非出血性头痛:大多数病例治疗后缓解。 ⑹ 偶然发现(无症状,由于其他原因而做血管造影、CT或MRI发现) (二)SAH分级 分级 临床症状与体征 Ⅰ 不出血或轻微出血,患者清醒无症状或轻度头痛和轻度颈强直 Ⅱ 少量出血,清醒,颅神经麻痹(如III,VI),中、重度头痛颈强直 Ⅲ 出血中等量,嗜睡或者意识模糊,项强,轻度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Ⅳ出血中等或较大量,意识障碍呈昏迷或木僵,中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早期去脑强直 Ⅴ 严重出血,深昏迷,对刺激无反应,去脑强直,濒死状态。 备注:若有严重的全身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动脉硬化、慢性梗阻性肺病及动脉造影上显示有严重的血管痉挛则加1级 修订的分级增加以下内容:0级:未破裂动脉瘤Ia级:无急性脑膜/脑反应,但有固定的神经功能缺失 (三)辅助检查 包括SAH和脑动脉瘤两个方面的评估诊断 1.头颅CT 主要用于SAH的诊断,为首选检查,也可对脑动脉瘤的某些方面做初步评估。如果SAH后48小时内进行CT扫描,超过95%的SAH病人可确诊SAH。出血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白色)。通过颅脑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 ⑴ 脑室大小:21%动脉瘤破裂病人立即发生脑积水;⑵ 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 ⑶ 梗塞;⑷ 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⑸ 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估计出哪个动脉瘤是出血的责任动脉瘤;⑹ 大部分病人可以通过颅脑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 CTA,尤其是3D-CTA对诊断脑动脉瘤有较大参考价值,在急诊情况下可作为首选。 (三)辅助检查 2.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大部分病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