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ppt

第七讲-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薛小怀 副教授 奥氏体的连续转变曲线 在实际生产中,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大多是在连续冷却过程中进行的,因此,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对于选材及确定其热处理工艺具有实际意义。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又称CCT曲线,它是通过测定不同冷却速度下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量而得到的。因此,它表示了冷却速度与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及其转变量之间的关系。 薛小怀 副教授 CCT曲线分析 共析钢的CCT曲线中无贝氏体转变区,珠光体转变区下部多一条转变中止线K、PS、PZ分别为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开始线和终了线。当连续冷却曲线碰到K线时,过冷奥氏体中止向珠光体型组织转变,而继续冷却一直保持到MS点以下,使剩余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CCT与TTT曲线的比较 薛小怀 副教授 CCT曲线的应用 如果要了解奥氏体在各种连续冷却速度下获得的组织与性能,就应该使用CCT曲线。 利用CCT曲线,可以获得真实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制定正确的冷却规范和估计冷却后的组织性能。 薛小怀 副教授 举例:45钢CCT曲线的应用 图中冷却速度曲线与CCT曲线各转变终了线相交的数字表示已转变组织组成物所占体积百分数,冷却速度曲线下端的数字为室温组织的平均硬度值。如右上角的冷却速度表示有45%的奥氏体转变成了铁素体,有55%转变成了珠光体,室温组织平均硬度为HV179。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 S.Tian 第七讲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 工程材料与焊接基础 薛小怀 副教授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 随过冷度的不同,过冷奥氏体将发生三种基本类型的转变,即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以共析钢为例进行说明。 薛小怀 副教授 珠光体转变 (1)珠光体转变过程 过冷奥氏体在A1~“鼻尖”(约550?C)温度范围内等温将转变为珠光体组织。因转变温度较高、铁、碳原子的扩散都能够比较充分地进行,使奥氏体能分解为成分、结构都与之相差很大的渗碳体和铁素体。可见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属于扩散型相变。 薛小怀 副教授 A转变为P的过程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当A过冷到A1以下时,首先在A晶界处形成Fe3C晶核。通过扩散, Fe3C依靠其周围的A不断供应碳原子而长大,因而引起Fe3C周围的A含碳量不断降低,从而为F形核创造了条件,使这部份A转变为F。由于F的溶碳能力低(?0.022%),长大时必然要向侧面的A中排挤出多余的碳,使相邻的A碳含量增高,这又为产生新的Fe3C创造了条件。如此交替进行下去.A就转变成F和Fe3C片层相问的P组织。 薛小怀 副教授 (2)珠光体组织形态与性能 根据珠光体型组织片层间距大小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皆为F和Fe3C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无本质区别,只是片层厚度不同而已。转变温度越低,珠光体型组织的片层越薄,相界面越多,强度和硬度越高,塑性及韧性也略有改善。 薛小怀 副教授 贝氏体转变 (1)贝氏体的转变过程 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在C曲线“鼻尖”(约550?C)至M S之间温度范围的等温转变产物,通常用符号B表示。过冷奥氏体在这一温度区间转变时,由于过冷度较大。原子扩散能力下降,这时铁原子已不能扩散,碳原子的扩散也不充分,因此,贝氏体转变是半扩散型相变。 薛小怀 副教授 当温度较高(550~350?C)时,条状或片状铁素体从奥氏体晶界开始向晶内以同样方向平行生长。随着铁素体的伸长和变宽,其中的碳原子向条间的奥氏体中富集,当碳浓度足够高时,便在铁素体条间断续地析出渗碳体短棒,奥氏体消失,形成典型的羽毛状上贝氏体。 薛小怀 副教授 上贝氏体形成过程 薛小怀 副教授 温度降低(350?C~MS)时,碳原子扩散能力更低,铁素体在奥氏体的晶界或晶内某些晶面上长成针状,碳原子在铁素体内一定的晶面上以断续碳化物小片的形式析出,从而形成了下贝体。 薛小怀 副教授 下贝氏体形成过程 薛小怀 副教授 (2)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及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