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五首 ;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望江南; 温庭筠(约812-866) 字飞卿。唐诗人、词人。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风艳丽华美,有《花间集》。;《望江南》赏析;喜悦;何为肠断?;黄启江私语:;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者简介;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反映了李清照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描摹外部动作和神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 ;??????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有名作《岳阳楼记》,卒谥文正。; 这首词是作者在西北边塞军中所作。词中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的思乡忧国之情。; 上阕:“塞下秋来风景异”,总写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大不相同。下边各句分叙这个“异”字。一写大雁南飞,二写边声四起,三写千嶂孤城,长烟落日。
“衡阳雁去无留意”,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凉,表现了塞下风景之“异”,也暗示了将士思乡之情。 “四面边声连角起”,这一句渲染了边地紧张???氛,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了边塞的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极写思乡之情。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是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同时也是对戍边将士们的激励鼓舞。“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写景。月光皎洁,满地如霜,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羌笛之声,使戍边战士思念故乡,无法入睡。
范仲淹虽戍守边疆多年,威名远扬,却不能实现报国壮志,壮志难酬,这怎能不令他感慨万分?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结句以生动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 该词描写了荒凉壮阔的塞外风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共享文名,合称“三苏”。;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
上阕:写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通过描写出猎场面,勾画出一个“狂人”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一狂也;出看而须“倾城”,二狂也;猎必射虎,三狂也;自比孙权,四狂也。;
下阕:抒情。“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写饮酒之豪,抒发自己不服老的壮心。“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抒发希望朝廷重用之迫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典故抒发自己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表现了作者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给他建功立业报效祖的机会。;小结;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一带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淳熙八年(118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