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 教案设计.docxVIP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 教案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陵春》 教案设计 渭津中学 胡凤梅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出作者细腻的情感,感受婉约的词风。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词。 3.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词。 HYPERLINK /fangfa/jiaoxue/ \t _blank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幻灯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激趣导入 (一)猜谜导入新课。 小游戏:猜猜她是谁?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 HYPERLINK /duilian/ \t _blank 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学习她写的一首词《武陵春》。(板书课题) (二)出示本节课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出作者细腻的情感,感受婉约的词风。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词。 3.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有了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我们来了解李清照. (三)走进作者: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李清照的相关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资料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李清照的经历及词作。 2.老师也搜集整理了李清照的资料,请看屏幕.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是婉 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 词作,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其词令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 其作品后人辑有《漱玉词》, 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 梅》、《如梦令》、《武陵春》等。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武陵春》是一首词,想问问同学们平时是怎么朗读诗词的?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自由读,读准字音。(学生根据自己提供的朗读方法自由朗读这首词。) 展示读,读准节奏。 听范读,读出感情。 齐声读,读出味道。 三、读词释义,走进文本 1.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词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试着翻译全词? 明确: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了,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上三竿,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景物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四、自探合探,研读文本 同学们,你觉得这首词字里行间流淌着怎样的情感?能不能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出来? 1.自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哪些词句能体现出作者的愁情?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 出相关信息。 2.合探: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品读感悟。 3.明确点拨: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人非”这里指李清照丈夫去世。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引导学生了解知人论世的方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 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补充背景资料: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读出世事的无奈,读出她的悲哀与苍凉。 **“风住尘香花已尽”(学生回答)(板书:触景生愁) 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残败的暮春景色勾起了词人心中的悲愁。 **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