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章_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过程 第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模拟信号技术 · 1976年,由3颗静止卫星构成的MARISAT系统成为第1个提供海事移动通信服务的 卫星系统(舰载地球站40W发射功率,天线直径1.2米) · 1982年,Inmarsat-A成为第1个海事卫星移动电话系统 第二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数字传输技术 · 1988年,Inmarsat-C成为第1个陆地卫星移动数据通信系统 · 1993年,Inmarsat-M和澳大利亚的Mobilesat成为第1个数字陆地卫星移动电话系统 支持公文包大小的终端 · 1996年,Inmarsat-3可支持便携式的膝上型电话终端 第三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手持终端 · 1998年,铱(Iridium )系统成为首个支持手持终端的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 2003年以后,集成了卫星通信子系统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UMTS/IMT-2000 ) 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概述续1  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地面移动通信系统 覆盖范围随地面基础设施的建设 易于快速实现大范围的完全覆盖 而持续增长 全球通用 多标准,难以全球通用 频率利用率低 频率利用率高(蜂窝小区小) 遮蔽效应使得通信链路恶化 提供足够的链路余量以补偿信号衰落 适合于低人口密度、有限业务量的 适用于该人口密度、大业务量的城市 农村环境 环境 3 卫星星际链路  在卫星之间建立星际通信链路(激光链路或毫米波链路), 每颗卫星将成为空间网的一个节点,使通信信号能不依赖于 地面通信网络进行传输,提高传输的效率和系统的独立性, 对于组建全球性通信网将是十分方便和灵活的。  星际链路的特性的描述 ►仰角的时变特性天线的动态指向特性 ►方位角的时变特性天线的动态指向特性 ►星间距离的时变特性 功率的动态控制特性 4 卫星星际链路续1  相同轨道高度卫星间的星际链路 ►同一轨道平面内的轨内星际链路(Intra-Orbit ISL ):同一轨 道面内的两颗卫星能够基本保持不变的相对位置,轨内星际 链路的星间距离、方位角和仰角变化很小,建立相对容易 ►不同轨道平面之间的轨间星际链路(Inter-Orbit ISL ):由于 不同轨道面内两颗卫星存在着相对运动,轨间星际链路的方 位角、仰角和星间距离一般随时间而变化,建立相对比较困 难 5 卫星星际链路续2  星际链路的仰角和距离计算 ►根据右图所示的几何关系容易推出 仰角:EA EB / 2 星间距离:Ds 2 (h Re) sin(/ 2)  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