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丶地位和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论 导论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一门在总结我国对 外经贸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断发展的新 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我国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正确阐述我 国发展对外贸易所遵循的方针、政策和 原则;分析总结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的经验教训;研究探讨当前我国发展对 外经济贸易的主要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一、旧中国半殖民地性质对外贸易的主 要特征 (一)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 阶级所控制和垄断  1840年第一鸦片战争后,1842年8月清政府 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 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正当商品)  在正当商品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顺差的地 位。中英贸易额参见下表。 18世纪后期中英年均贸易额(单位:银两) 年份英国对华出口中国对英出口 1760—1764 470,286 979,931 1780—1784 1,301,931 2,083,346 按英方据统计,从1760-1833年的70多年间,中 国对英出口增长了9倍,自英进口增长了15 倍。但从绝对数字来看,中国基本上是出超 的,到鸦片战争前夕的1837-1839年,英货入华 年均不到91万,华货入英达427万,英国年均 逆差高达330万镑。  .  英国为支付茶叶进口,不得不将白银大量运往 中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东印度公司来华船 中白银占90% 以上。贸易的不平衡及白银的输 出,与英国资产阶级急于扩大市场推销工业 品、获取财富的愿望背道而驰。 中英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封建 社会经济形态,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对市场的依赖很小,对进口商品的需 求较弱,因而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市场狭小。直 接原因则是中英贸易的商品结构。英商购买的 中国商品以茶叶为主(华茶大规模外销始于康 熙39年-1700年),其次是生丝、土布、大黄及 零零星星的物品。  英国人认为中英贸易部平衡的原因在于中国对 外贸易限制政策。  英国早在15-17世纪已经出现了重商主义 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主张自由 贸易。  1842年中国第一个中外不平等条约—— 中英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规定:中 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 通商口岸。英国人认为该五口是最适宜开展对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带。五口开放,打破了清朝 自乾隆22年(1757)以来实行的广州一口通商 的贸易体制。英国人多年的愿望终于依靠武力 得以实现。  英国取得了协定关税权,英国进出口货物纳税,必 须双方共同议定. 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 主权完整的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国 际规则自主制定本国税则。关税通常具有财 政、保护作用、调节作用。 鸦片战后,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规定了中国关税由中外“共同协定” 的原 则,使中国丧失了关税的自主权。关税受西方 国家控制,是一种半殖民地性的关税制度  1843年税则,片面协定关税。1842 《南 京条约》规定中国不能根据本国的利益 和政策单独制定税则,必须与英国“秉公 议定” 。确立了片面协定关税原则。1843 年,制定《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议定关 税率,清廷提出的税率被英国代表否 决,按英国的意见,中国进口税率为5% 的从价税。 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中国 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 官议允。  1858年后,实际税率常常不到5% 。是世 界上最低的税率。(鸦片战前,中国为 16%;1859年英法订立关税互惠协定, 法对英国纺织品征税15-30%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