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在19—20世纪,人类的化学工业文明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主要特征是以化石资源为物质基础。化石资源是储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正走向衰竭。据估计,可开采石油储量仅可供人类使用约50年,天然气约75年,煤炭200—300年。进入21世纪,面临化石资源不断枯竭、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严重局面,转向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可再生生物能源为能源,环境友好、过程高效的新一代物质加工模式是必然趋势,这种加工模式的核心技术就是工业生物技术(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20世纪后半叶开始,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引发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主要体现在医药生物技术(也称为红色生物技术,Red biotechnology)领域,其标志是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第二次浪潮发生在农业生物技术(也称为绿色生物技术,Green biotechnology)领域,其标志为1996年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相继上市。以2000年聚乳酸上市为标志的工业生物技术(也称为白色生物技术,White biotechnology)已成为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推动着一个以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为特征,以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生物冶金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的现代工业技术革命。2003年,白色生物技术已影响全球5%的化学品市场(约500亿美元的市场值)。据有关专家预测,至2015年,全世界的化工行业将有1/6的产值源自白色生物技术,金额高达3050亿美元。
工业生物技术是指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转化,大规模地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产品的生物技术[1]。它是人类由化石(碳氢化合物)经济向生物(碳水化合物)经济过渡的必要工具,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
生物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替代化石燃料资源;二是利用生物体系如全细胞或酶为反应剂或催化剂的生物加工工艺替代传统的、非生物加工工艺。
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是生物催化(Biocatalysis)。由生物催化剂完成的生物催化过程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势[2]。美国能源部、商业部等部门预测:生物催化剂将成为21世纪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工具,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可在未来的20年中使传统化学工业原材料、水和能源消耗减少30%、污染物排放减少30%。世界经合组织(OECD)指出:“工业生物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3]。
2001年,OECD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生物技术用于改造传统工业的21个试验。试验主要是测试生物技术对传统重污染工业的绿色改造效率:在改造纸浆和造纸行业方面,生物技术能减少漂白过程中10%—15%的氯排放量,并且将漂白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40%;在改造纺织业方面,生物技术可以减少14%—18%的水消耗量,与用水有关和空气散热方面的费用减少50%—60%,漂白过程的能源消耗也将降低9%—14%;塑料产品生产在改造方面,用生物有机原料替代石化原料,能够减少20%—80%的对石化资源的需求,而且产品是可自然降解的“绿色塑料”;生物技术用于化学制药行业,例如维生素B2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80%的CO2排放量,减少67%的污水排放量。将生物技术用于头孢类抗生素的生产,能够减少50%的CO2排放量,节约20%的能源消耗,节水75%。
中国高度重视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2005年9月,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了“首届国际生物经济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在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作为“前沿技术”列入规划。工业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的研究,是中国参与生物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切入点,也是我国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战略重点[4],其最终目标是通过生物学、化学和过程科学的交叉,建立以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为基础的新生物加工体系[5]。
2 国际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未
来趋势
当前生物催化和转化技术具代表性的研究热点包括以酶法生产甜味剂阿斯巴甜、L-苯丙酸、抗菌素中间体6-APA、D-对羟苯甘氨酸和1,3-丙二醇等。作为生物材料的代表产品聚乳酸,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大规模生产。2000年全球以生物法生产的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液体燃料已近1000万吨。
2.1 工业生物催化剂改性和提高
生物催化剂是生物催化和转化技术的核心。生物催化剂快速定向改造新技术已被用于上百个酶的进化,大大提高了生物酶的活性和效率。如枯草杆菌蛋白酶E在有机溶液中(60%DMF)的活性提高了170倍;β?蛳内酰胺酶的耐抗菌素cefotaxime浓度提高了320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英语词汇专项训练与测试正文部分(全).doc
- 大工15秋《全面预算管理》离线作业要求及模板.doc
- 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样本)(免责版).doc
- 大工14春《测量学》课程大作业及要求.doc
- 大工15秋《桥梁工程》在线作业13解析.doc
- 大学高校社团信息管理系统—免费毕业设计论文.doc
- 大成拳内劲之体认李照山 韦继辉(dacheng boxing in the body of strength recognition li zhaoshan, wei jihui).doc
- 大成拳 意拳论桩功与四形 王芗斋(dachengquan xingyi zhuanggong and four wang xiangzhai theory).doc
- 大庆拓展训练.doc
- 大工15秋《桥梁工程》在线作业1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