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竹至茂县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作者姓名:张凡伟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刘伯赈 助教
彭钢辉 讲师
前言
1、 施总体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1)四川省绵茂公路招标合同文件以及相关会议记录。
(2)业主下发的各种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面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时依据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公路施工要求和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对项目工程进行施工。
(2)严格执行国家法令、法规、政策、办法和制度以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在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合乎招标文件具体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公司在类似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4) 施工过程中尽量充分利用当地的施工资源,以减低成本,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施工当地环境。
3、编制范围:
四川省绵竹至茂县二级公路,施工内容包括路线起讫桩号为K8+465.001~K43+105的路段。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绵茂公路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助建设一条全长56公里的二级公路,总工程路段分两期工程实施,一期工程从 HYPERLINK /view/1113900.htm \t /_blank 汉旺镇汉清路口到 HYPERLINK /view/1113920.htm \t /_blank 清平乡蔑棚子,全长22公里,工程投资5.56亿元。一期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0-12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为24个月。按照设计,“人在车中坐,车在 HYPERLINK /view/2986351.htm \t /_blank 画中游”将是绵茂公路通车后的真实写照。
1.2 工程性质
绵茂公路是四川省境内最难施工的灾后重建工程之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施工路段处于地震带上,全路段将穿越 HYPERLINK /view/4323078.htm \t /_blank 龙门山脉四大断裂带,分别是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中央断裂带、 HYPERLINK /view/273052.htm \t /_blank 九顶山支断裂带、后山断裂带,工程选线及施工都面临极大的困难;二是沿线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沿线施工中桥梁施工,隧道施工很多,所以沿线的防护工程量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四是施工路线穿越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高,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沿线的生态环境;五是公路全程设置抗震等级高,确保建成后地震时不受破坏;六是公路沿线 HYPERLINK /view/197048.htm \t /_blank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较容易引发山体崩塌, HYPERLINK /subview/62296/6061627.htm \t /_blank 河床提高,从而给抢通保通及公路建设带来新的课题。
1.3 工程技术标准
1、绵茂公路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
2、设计速度为:40km/h 山岭重丘区
3、最大纵坡:i=7%,挖方路段0.3%≤i≤7%,合成纵坡: i=10%
5、路基宽度为:10-12m
6、停车视距:40m;会车视距:80m
7、最小坡长:120m
3.1 最小缓和段长及纵坡限制表
平曲线半径 (米)
加宽超高缓和曲线(米)
超高率%
纵坡限制??%
备注
60~<90
55
8
6
1、面路拱2%;
90~<120
50
7
7
2、超高绕中轴旋转,
120~<150
45
6
7
3、行车道宽度按7.0米。
150~<200
40
5
7
200~<270
35
4
7
270~<390
35
3
7
390~<600
35
2
7
3.2 纵坡最大坡长限制
纵坡(%)
4
5
6
7
8
9
坡长限制(米)
1100
900
700
500
8、竖曲线长度:最小值35米,一般90米;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450米,一般为700米;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450米,一般为400米。
9、平曲线加宽:采用3类加宽?;最小加宽0.8米,最大加宽2.5米。
10、当平曲半径小于2000米时,应严格遵守“平包竖”的办法。
1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12、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
13、回头曲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