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新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挑战与机遇-NEEC.PDF

通过创新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挑战与机遇-NEEC.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创新创建环境友好型 社会:挑战与机遇 国家环境创新行动计划 国合会政策研究报告 2008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8 年年会 (2008.11.12-14 ) 课题组中外方成员 课题组中外方组长: 冯之浚 国务院 参事 David Strangway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原校长 课题组成员: 孟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长 王凯军 清华大学 教授 柳卸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主任 王春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 部长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院长 Kelly Gallagher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教授 Granger Morgan 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教授 Tom Preststulen 埃肯公司亚洲区副总裁 报告主要执笔人: David Strangway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原校长 柳卸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主任 周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宋秀杰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祝超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分报告起草人: 戴鸿轶 姜江 简明珏 程大军 吴婕赟 沈晓悦 闫静 胡京南 课题组顾问: Larry Sproul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目 录 前 言 1 第 1 章 引言3 1.1 创新、环境和发展: 挑战与机遇3 1.2 中国处于环境与发展的转折点6 1.3 环境创新战略如何发挥作用 9 1.4 创新的挑战10 1.5 结论11 第 2 章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12 2.1 环境科技创新概述12 2.2 政府科技计划实施效果显著12 2.3 创新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 14 2.4 脱硫技术14 2.5 中国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4 2.6 案例15 2.7 结论15 表 2.1 中国的COD排放 16 表 2.2 中国的生活污水排放17 表 2.3 中国煤炭消耗量18 表 2.4 火电厂脱硫率19 第 3 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 20 3.1 环境与竞争力20 3.2 环境与经济增长21 3.3 创新过程22 3.4 基础研究23 3.5 应用研究24 3.6 商业化前研究与新企业的创立24 3.7 示范和小范围应用25 3.8 推广和扩散26 3.9 创新生态系统:从另一角度审视创新过程 26 3.10 全球学习网络26 3.11 企业论坛 27 3.11.1 跨国企业(MNEs )和投资27 3.11.2 创立创新型中小企业 27 3.12 清洁能源中的风险投资28 3.13 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范式——“ 中国优势模式” 29 3.14 创造性思维2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