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5卷 第 1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5, No.1
2015年 1月 QUATERNARY SCIENCES January,2015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1.04 文章编号 2015)013810
哀牢山地貌演化过程详析
梁红颖 林 舟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 310027)
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红河断裂带西南侧的哀牢山山脉,受高原东南缘倾斜扩散地势的影响,从东北至西
南,地形逐渐由高海拔夷平面的幼年期经壮年期进入老年期,是戴维斯地貌演化模型转换体现在延续的空间中难
得的实例。本文基于ASTERGDEM数字高程模型,沿红河断裂带提取了哀牢山的88个流域及宽约 10km的条带
- -
剖面,通过对流域的面积 高程积分值、高程、起伏、面积、坡度、水系密度以及裂点的分析,验证了从苴力 元江
- -
段、元江 茅草坪段到茅草坪 安沛段,流域地形经幼年、壮年到老年期的连续、逐渐的变化过程,展现了戴维斯
地貌侵蚀循环理论的具体演化特征。研究提取到的流域裂点呈双层带状分布,不仅揭示了夷平面的出现、延续和
消失的过程,也暗示着构造抬升或者气候变化造成两阶段河谷下刻事件的发生。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流域
水系从幼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水系密度经历了从低到高再变低的过程,反映了与戴维斯演化过程相对应的水
系演化过程的规律。研究扩展了对区域地貌演化过程以及对经典地貌演化理论的认识,同时也为青藏高原东南
缘隆升扩展过程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地貌学依据。
-
主题词 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 流域面积 高程积分值 裂点 水系 DEM
中图分类号 P9312,P546 文献标识码 A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貌分析方法的 典理论。19世纪 80年代,美国地貌学家W.M.戴维
[30]
应用,极大促进了造山带的区域范围特征及其地貌 斯提出该学说 ,认为地貌是构造、营力和时间的
演化模型的研究[1~3],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 DEM 函数,地貌会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3个阶
对地貌进行了研究[4~13],且国内学者针对基于 段,地貌演化序列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戴维斯提
DEM的流域地貌特征也做出了很多研究[14~19]。许 出地貌侵蚀循环理论之后,各类地貌演化模型和演
多地形参数被用以定量描述、解析造山带的地表形 化过程的研究得到飞速发展,迄今仍是地貌学研究
[31~33]
态和演变过程,探讨其成因。其中面积-高程积分 的经典内容 。但是有趣的是,正如 Burbank和
[34]
(HypsometricIntegral,简称 HI),是以二维的面积- Anderson 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无法证实戴维斯
高程积分曲线来描述地表被侵蚀后的三维体积残存 地貌侵蚀循环模型是否真实存在,这是因为它表达
[20]
率 ,它反映地形的演化程度,也是分析地貌被侵 的是一个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