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度假区概念策划篇.pptx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度假区概念策划篇.ppt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度假区; 新世纪的今天,“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之路、强国之路,又是一条友谊之路、和平之路,更是一条被国际社会认同的繁荣之路、未来之路。 在习近平主席倡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下,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推进海上丝绸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在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社会环境下,海南的发展应充分借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提高海南文化竞争力,延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演绎一个现代版的海上丝绸之路…… ;概念策划;以传承“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为宗旨,以提升海南文化旅游内涵为目标,打造面向全球游客的世界级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区和度假区。;海洋 港城 风物;;;;;;;中轴:郑和下西洋游览区;;;;;;;西翼:海上丝路文化走廊;;;东翼:南海国门中心区;;;;;;;丝路风物;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代表性风物有:宝船、丝绸、瓷器、茶叶、船舶、罗盘、星辰,以及港口等。项目将最大化把这些风物元素融入到建筑中去,形成极具“海上丝路特色”的文 化旅游度假区,并最终实现项目落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纺织丝绸的国家。相传远古时代,黄帝打败了蚩尤,“蚕神”亲自吐丝以示敬意。黄帝命人将丝织成了绢,以绢缝衣,穿着异常舒服。黄帝之妻嫘祖便去寻找能吐丝的蚕种,采桑饲蚕。后世民间崇奉嫘祖为养蚕的蚕神,黄帝为织丝的机神。 西方人最初对中国的了解,就是从认识中国丝绸开始的。公元前4世纪时,丝绸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各国,他们誉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希腊文意为“丝绸”),中国丝绸从此誉满天下。 丝绸通过海路外传最早起源于周朝,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鲜“教其民田蚕织作”,这便是东海丝路的起源;汉武帝时,我国海船携带着大批丝绸、黄金,远航越南、泰国、马来半岛、印度等国,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然后从斯里兰卡返航,这是南海丝路的开始。后来经过不断发展,丝绸通过这条航线传入西亚、东非沿岸,最远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等地。;丝绸不仅只是用作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也成为联系中外国家友好往???的“纽带”。汉朝时,缅甸、印尼、印度、乃至欧洲罗马等国的使臣就派使节来我国通好,对方带来的是“奇珍异宝”,我方回赠“印绶、彩缯”;隋朝时,隋炀帝派常骏、王君政携丝绸访问东南亚的赤土国,国王“以舶三十膄来迎”;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船队访问了亚欧非等三十余国,每到一地或用丝绸、瓷器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各国来使携带礼品随船回访中国,而我国又以丝绸作为赏赐和回赠。“丝绸外交”带来了中外友好往来的盛举,也是中国丝绸从海路传播到外国的最高潮。;以“丝绸”元素为形态的现代建筑:;中国是最早发明陶瓷器的国家,考古发现中国陶器出现在距今一万年前,而原始青瓷的出现年代则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 隋唐以前,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是以陆路为主、以丝绸为主要货品;进入中世纪后,随着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日臻成熟,海上交通逐渐成为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方式,大量的中国瓷器伴随着丝绸、茶叶等货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瓷器海上外传的贸易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或福建沿海港口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到波斯湾的航线,远则可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国家。17—18世纪,中国的海上陶瓷之路进一步扩展,商船绕过南非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港口,也有经菲律宾马尼拉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及北美诸港口。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瓷器对西方的影响力甚至大于丝绸,中国又被成为“瓷国”,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实质就是“瓷”的意思。;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通过贸易输出和技艺外传,瓷器不仅对中外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成为西方国家上层社会身份与声望的标志。 梁贞明四年,高丽(今朝鲜)到中国学习造瓷技术;南宋嘉定十六年,日本加藤四郎等人到中国福建学习造瓷技术,归国后创制黑釉瓷器“濑户物”,加藤氏也因此成为了日本的陶祖;在中国瓷器未进入东南亚之前,那里的人没有饮食器皿,仅以树叶、蕉叶、贝壳为餐具,后“与华入市,渐用瓷器”;11世纪,波斯大帝酷好中国瓷器,特聘300名中国瓷艺家前去传授瓷技。 欧洲在未获得中国瓷器前,一般人家以粗陶或木制品为饮食器,上层社会采用金属器皿。中国瓷器的到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人们把是否藏有中国瓷器作为自己的身份和声望的标示。英国人为安放一件越窑之类的高级瓷器,不惜以1530克白银制成托座,欧洲瓷器的生产正是在中国瓷的影响和启迪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以“瓷器”元素为形态的现代建筑:;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传说在三皇五帝时代,神农为了替民众治病,在一日之内尝了近72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