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级差对透镜状砂体成藏的控制模式-石油勘探与开发.PDF

渗透率级差对透镜状砂体成藏的控制模式-石油勘探与开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8 2003 6          PET ROLEUM EXPLORAT ION AND DEVELOP MENT         Vol.30 No.3  :1000-0747 (2003)03-0048-05 1 1 1 1 2 1 邱楠生 , 万晓龙, 金之钧,曾溅辉, 张善文,姜振学 (1.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 点实验室;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 1BA 605A09) :根据对东营凹陷牛 35 岩性油气藏充满度(含油砂体体积占砂体总体积的百分比)及其控制因素的 点解剖, 结合4 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 认为渗透率级差是控制砂体充满度大小最主要的因素, 砂体非均质性对砂体中的油水分布和充满 度起至关 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提出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封闭体系中砂体成藏的控制模式, 即垂向上中等渗透率的砂 体是油气运移和充注的首要目标, 其充满度最大, 在油气充足的情况下, 渗透率最大的砂体是随后油气充注的理想场所; 在渗透率级差更大的情况下, 渗透率最大的砂体是油气充注的首选目标, 充满度最高, 其次向渗透率中等的砂体充注。在 岩性圈闭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 成藏的主要动力可能是地层压差, 而不是浮力。图7 表 3 参9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充满度;非均质;渗透率级 ;成藏模式 :T E122.2   :A    。 , 、 , 、 。 ,、 、 。 。 2 牛35 砂体微观物性分析 、、; ; 35 3 。, ,-87—27 [ 1-8] , ,、(1), , ; 、, , 500 ~600m,“S”, , 。 。35 ,, 。 1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的宏观特征 , 3 :① (6 .8%~ 94.1%);94.1% (11 ),(60%~30%), , 。② 1 35 40%,-   35 (2976 ~3000m ) , 。③ A 、B1 B2 , , (2)。B1,5 、。 (3)。 、( 1), 、, 2003 6             : 49 -3 2 A , (4×10 μm ), ,(0 .36mm, 0.06mm ) 12 %,,、 , —,29%;B2 , ( ,,3 ~13μm ), ;B1 ( ,70%。 -3 2 45×10 μm ), 10 ~40μm   35 , B2 B1 。B1 3 ,①, 10 ~40μm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