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一、什么是海冰?
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亦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冰山和HYPERLINK /view/10176.htm \t _blank冰岛)、河冰及湖冰。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HYPERLINK /view/278116.htm \t _blank海洋灾害。在HYPERLINK /view/94009.htm \t _blank北半球,海冰覆盖面积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以3~4月最大,8~9月最小。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HYPERLINK /view/94183.htm \t _blank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 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HYPERLINK /view/47078.htm \t _blank雪花等杂质凝结核。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降到0℃以下即可结冰。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时所需的温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低于4℃。随着盐度的增加,海水的冰点和HYPERLINK /view/38960.htm \t _blank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也逐渐降低。
二、浮冰的分类
根据冰型可以将海冰划分为初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白、灰白冰和白冰七类。
初生冰 冰皮
尼罗冰 莲叶冰
灰冰 灰白冰
白冰
三、冰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等级是以结冰范围作为参考,共分为5个等级。即轻冰年(1级)、偏轻冰年(2级)、常冰年(3级)、偏重冰年(4级)和重冰年(5级)。
浮冰范围
(海里)
冰 级
辽 东 湾
渤 海 湾
莱 州 湾
黄 海北部
1级
50
10
5
10
2级
51—60
11—15
6—10
11—15
3级
61—80
16—25
11—20
16—25
4级
81—100
26—35
21—30
26—30
5级
100
35
30
30
冰情等级划分示意图
四、海冰引发的灾害
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会对海上的石油平台和船只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据计算一块6公里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
1969年冬季5艘万吨巨轮受冰挤压而导致船体破裂、变形、进水,“海井一号”石油平台的拉筋被流冰全部割断,“海井二号”石油平台被坚冰摧倒。1912年4月发生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遭到灭顶之灾,是20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
2007年1月5日葫芦岛龙港区渔民村先锋渔场遭遇了罕见的冰灾,层层叠叠的冰排堆积成山,超过屋顶,封堵了葫芦岛渔民村的沿海民房。2010年1-2月渤海遭受30年一遇的海冰灾害,给黄渤海沿岸各省(市)造成数十亿元经济损失,山东省渔港封冻,受困渔船多达8000多艘。
五、我国海冰灾害的特点
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根据资料统计,严重的和比较严重的海冰灾害大致每5年发生一次,而局部海区出现海冰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我国海冰的主要危害是:
1)海冰封锁港口、航道;
2)破坏海洋工程建筑物和各种海上设施
3)阻碍船只航行,破坏螺旋桨或船体,以至于使船只失去航行能力;
4)撞击、挤压损坏船只,造成船只搁浅、触礁等灾难性事故;
5)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海水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六、如何减轻海冰灾害?
1、海冰监测:国家海洋局利用多种技术开展立体海冰观测,密切关注冰情演变,全方位采集海冰以及大气和海洋实时观测资料。依托卫星遥感、飞机航测、雷达、船舶和海洋站监测渤海冰情变化的同时,还组织渤海沿岸和环绕渤海海域的破冰船海冰调查。
航空监测 雷达监测
卫星遥感海冰实况
2、海冰预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1969年开始研究并发布我国渤、黄海区的海冰预报。40多年来,海冰预报为海上航运、海洋石油、海洋水产养殖和捕捞等部门提供安全生产保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海冰应急预警管理系统:由国家海洋局组织专家编制完成的《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和《赤潮灾害应急预案》,于2005年12月7日通过了国务院的审议,并被确定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部门预案之一。11月15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印发并实施了这两个预案。
七、避灾注意事项
1、沿海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海冰灾害防御应急和抢险工作;
2、无抗冰能力的船舶远离冰区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