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林木地下病虫害控制.ppt
3药剂拌种: 药剂 用量(种子重量的%) 敌克松 0.5%~1% 氧化汞 0.3%~0.4% 福镁双 0.3% 硫酸亚铁粉 1% 4加强苗圃管理。细致整地、适时播种、合理施肥。 5药剂防治:苗木发病后要及时用药剂防治:对种芽腐烂的,覆土不要过厚,若土壤中有病菌应药剂拌种、土壤处理;对茎叶腐烂的,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并及时排除积水,幼苗出土后,可喷0.5%波尔多液,每半月1次。 苗木白绢病 症状: 染病苗木根颈部皮层腐烂,苗木凋萎死亡。油茶、乌桕、榆木苗生病后,叶片逐渐凋萎脱落,全株枯死,容易拔起。病部生有丝绳状白色菌丝层,在潮湿环境下,大量的白色菌丝蔓延到苗木茎基部,以及周围的土壤和落叶上,在菌丝体上逐渐形成油菜籽样的或泥沙样的小菌核。菌核初白色,后转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 病原: 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的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 Sacc.)。菌丝白色,疏松或集结成线状,并成放射状纵向扩展,外观犹如白色绢丝;菌核表生,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3毫米,平滑有光泽,表面茶褐色。有性阶段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的刺孔伏革菌(Corticium centrifugum(Lev.)Bres.)邵力平称为叶状阿太菌(At- helia epipbylla Pers)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有性阶段。 发生特点: 病原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被害苗木和被害杂草上越冬,翌年土壤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侵染为害。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蔓延,也可借雨水和水流传播。病害一般于6月上旬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9月底基本停止扩展。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土壤浅薄、肥力不足及酸性至中性土壤,苗木生长不良,极易发病。土壤有机质丰富、含氮量高及偏碱性土壤,则发病少。 防治方法: 选择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山脚坡地育苗;平地育苗,应做高床,深开沟。在肥力不足的土地上育苗,必须施足基肥。 及时清除病株,迹地及未发病的苗木茎基部,撒石灰粉消毒,或用70%五氯硝基苯以1:30-50与细土混合,撒在苗木茎基部及四周土壤上,有较好防治效果;喷洒 50%代森铵500倍液、硫酸铜100倍液,也有防治作用。 白纹羽病 在根尖形成白色菌丝,老根或主根上形成略带棕褐色的菌丝层或菌丝索,结构比较疏松柔软。菌丝索可以扩展到土壤中,变成较细的菌索,有时还可以填满土壤中的空隙。菌丝层上可生长出黑色的菌核。菌丝穿过皮层侵入形成层深入木质部导致全根腐烂,病树叶片发黄,早期脱落,以后渐渐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的菌丝残留在病根或土壤中,可存活多年,并且能寄生多种果树,引起根腐,最后导致全株死亡,是重要的土传病害。主要以菌丝越冬,靠接触传染。凡树体衰老或因其他病虫为害而树势很弱的果树,一般多易于发病。 防治措施 白纹羽病寄主范围很广,最好不在新伐林地开辟果园,若在新伐林地建果园,一定要把烂根清拣干净; 发现病树应及时挖除,并开沟隔离,以防蔓延;果园内应经常追施有机肥料,注意中耕排水,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对受病轻的树可以用300~500倍的托布津液淋蔸。 紫纹羽病 主要为害根系,细根先发病,后逐渐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直至树干基部。 发病初期根部现黄褐色不定形斑块,外表颜色变深,皮层组织变褐,病部表面缠绕许多淡紫色棉絮状物,即病菌菌丝和菌索,形状似羽毛,逐渐变成暗紫色绒毛状菌丝层,包被整个病根,并能延伸到根外的土面上。后期在病根上产生紫红色半球状菌核,大小1-2毫米,病根皮层腐烂易脱落,后木质部腐朽,6-7月,菌丝体上产生微薄白粉状子实层,病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叶片变小,色淡,枝条节间缩短或部分枝条干枯,感病品种叶柄和中脉变红。该病扩展缓慢,经数年才逐渐衰弱死亡。? 病原?Helicobasidium?inompa?Tanaka.Jacz. 桑卷担菌和紫卷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根上着生的紫黑绒状物是菌丝层,由五层组成,外层为子实层,其上生有担子。担子圆筒状无色,由4个细胞组成,大小25-40×6-7微米,响一方弯曲。再从各胞伸出小梗,小梗无色,圆锥形,大小5-15×3-4.5微米。小梗上着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顶端圆,基部尖,大小16-19×6-6.4微米,多在雨季形成。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结形成菌丝束,在土表或土里延伸,接触寄主根系后直接侵入为害。一般病菌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大根。病根与健根系互相接触是该病扩展、蔓延的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