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修身立德,修书立言 (代序)
吴 戈
五年前,刘蓝先生编著的 《诸子论音乐———中国音乐美学名著导读》出版,凡
18章,辑注了23位能够确考的前贤和一些只能推断的雅士所留下的音乐言论。论音
乐的前贤如孔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懂音乐的君王如李世民,通音乐的诗
人如阮籍、嵇康、白居易、欧阳修,谈音乐的思想者、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蔡
元培……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辑原文,做译注,校错讹,撰导读,44万字的著作,
梳理了一条中国前贤论音乐的历史脉络和理论思路,为音乐学科的建设做了一项非
常扎实的基础工作。那时的他,已经是76岁高龄。那是我对老先生的初次抵近观察,
立刻感受到他强健的生命活力、充沛的学术精力、达观的生活能力。我对他的判断
是:霜色在脸上,春意在心中。老先生嘱咐为他的书稿作序,我欣然命笔,写下了
《阅读霜叶》的一篇文字,一则向作者致敬,一则向读者推荐。
五年后,刘蓝先生在81岁高龄上完成了更大的一项工程。他倾注心血、积年累
月地持续攻坚所得到的成果 《二十五史音乐志》四卷本的第一卷即将付梓,执意要
我为之写序,敦促再三。我作为晚辈后学,害怕却之不恭,拂了老先生的一片诚意,
只好应承下来。于是,在每日的校务管理和开会忙碌之余,搁置自己的研究,推延
已经一欠、再欠的诸多稿债,开始断断续续地研读刘蓝先生的成果,读了整整一
个月!
其实,若果时间精力允许,那么,为人作序,完全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别人的
1
学术成果,先睹为快,可以学到自己先前不知道、不明白、糊里糊涂或一知半解的
许多知识、概念,这是一层;循着别人的探究钻研思路,看到的是别人的观察角度
撷取的独特风景,丰富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眼界,又是一层;看 “队伍强校,学
术兴校”的理念在老教授身体力行的表率中彰显,坚定云南艺术学院办学思路中
“尊重人才、昌明学术”的环节,更是一层。三层含义,对管理者来说,实际上都具
有对不同层面知识的提高认识,加深理解的学习意义。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开始了对中国音乐文献的阅读。
在刘蓝先生的研究中,从司马迁的 《史记》到 《清史稿》,25史里,17史有音
乐志书,而记载三国历史、南北朝一些朝代旧事、五代十国时期的8部史书里没有
相关的音乐志文字。刘蓝先生就将17部史书有音乐志文字的内容作为整理注疏、解
读评价的对象,分为17篇,陆续编写成长达4卷的、贯穿着 “补遗、解读、评说”
的个人智慧与学人印记的巨著,完成了他对中国音乐志书的贯通性梳理。
如果说,《诸子论音乐》是从读解大贤硕儒的个人论述出发,来梳理中国音乐理
论和音乐美学的发展脉络的话,那么,《二十五史音乐志》更偏重从历史发展、社会
变迁的背景下来归拢史书中记载的中国音乐文化的状貌。大致涉及:中国音乐思想
表述,中国音乐器物的特征,中国音乐的音律乐理,政权形象突出的庙堂礼乐与地
域色彩浓郁的乐府民歌,乡野诗风,传承、流变中的音乐文化核心概念与美学内涵
等等。在历史概况、原文、注释、译文、补遗、解读和评说的写作体例下,刘蓝先
生最有价值的学术努力在于作为一个有历史学素养、一个有古汉语功力的音乐史论
教育者对历史文献中音乐论述的解读和注疏。应该强调,刘蓝先生不是作为一个训
诂学学者、语言学家去对25史中17史里所具有的音乐论述、记载文字进行注释、翻
译和纠错的,而是作为一个有学术研究积累、有古汉语功力的音乐人对那些史料耙
梳、对那些文字注疏、对那些概念辨析、对那些论说判断的辛勤努力,这就不是一
般的文从字顺的翻译或泛泛的人事掌故的注疏了。其中,史实背景辨析、资料基础
查证是断免不了的,但更重要的就是,作为音乐史论的多年研究者和资深教学者,
刘蓝先生用自己的眼光对资料的辨析和对论述的判断,精粗真伪、高下曲直,在他
的细心明察与审慎辨析中自然浮现,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学家或一个纯粹的语
言学家能够完成的工作了。
这部大书,标志着刘蓝教授一生善于思考、勤于行动、甘于寂寞、敢于碰硬的
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学术精神的新境界、人生成就的新高度,是对音乐学学科基础
理论建设工程中更为基础的 “文献研究”的重要贡献。从这些文献看来,所包含的
内容十分丰富: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音乐律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发生学,音
乐伦理学,器乐材料学……读者从不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曹才开.pdf
- 电视观看与受众认知培养-周莉著.pdf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刘益灯著.pdf
- 电子政务教程-白庆华.pdf
- 丁涛油画作品-丁涛.pdf
- 董百川油画作品-董百川.pdf
- 洞庭风浪-许神度.pdf
- 独立审计质量的激励治理模式研究-朱峰著.pdf
- 读懂亚当.斯密-姜达洋著.pdf
- 杜仲次生代谢物与人类健康-张康健.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