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课时作业.docVIP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课时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课时作业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基础巩固 1.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的重大意义是 (  ) A.首次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运输业的垄断局面 B.标志着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的诞生 C.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D.中国政府完全收回了铁路修筑权 答案 B 解析 A项是轮船招商局的意义,C项是在辛亥革命前夕,D项的说法不正确。 2.“……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歌中的“天路”(下图)是指 (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青藏铁路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天路”“青稞酒酥油茶”可知“天路”是青藏铁路。 3.观察下图,1920年,英国飞行员驾驶一架由亨得利·佩治式轰炸机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机,历时50分钟,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他当时是由 (  ) A.上海飞往武汉 B.上海飞往南京 C.天津飞往北京 D.广州飞往上海 答案 C 解析 1920年,国民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北京至天津的航线,这是中国最早的民航线路。 4.近代中国的航运业发展历尽坎坷,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 B.清政府不重视发展 C.发展航运业无利可图 D.中国人民受落后思想的束缚极力反对 答案 A 解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了中国内河航运权,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的内江和外海,逐渐排挤中国航运业。 5.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轮”“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说明这是一种新式交通工具,而且速度很快,故选A。 6.目前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答案 D 解析 电话的普及,电讯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国家的疆域无关。 能力提升 7.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言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 B.当时中国人不能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C.当时火车安全性能不高 D.修建铁路便利列强侵略中国 答案 A 解析 从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来看,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已接受了西方先进技术,B错;C、D只是反映了问题的表象。从众多官员的反对、列强的侵略等史实说明了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 8.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可见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  )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电车作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离不开近代工业的发展,①正确;题中材料讲乘坐电车原因之一是不忍心用人力取代畜力,②正确;另一原因是光阴宝贵,③正确。材料没有反映④的内容。 9.阅读下列材料: (1)毁路口号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旋再毁坏大轮船”的揭帖。 (2)“马拉火车” 1878年,美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强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车铁路”。 (3)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次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请回答: 西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