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课时跟踪训练(人教版必修2)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时跟踪训练(人教版必修2)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材料信息“是车轮还是光阴”可排除D项,再依据材料信息“匆匆匆!催催催!”可以判断这是对火车的描述。
答案:C
2.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轮”“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说明这是一种新式交通工具,而且速度很快,故选A。
答案:A
3.右图为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面的主要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业务: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该广告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②中国近代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
③轮船招商局注重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创新
④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我国的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在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我国的航运业被外国垄断,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我国的航运业被外国所垄断的局面,并且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上海轮船招商局具有近代企业的性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生存,非常注重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创新。
答案:A
4.观察下图,该照片摄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照片反映出晚清( )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
C.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D.代步工具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A项中的“抵制”、C项中的“普及”及D项中“天翻地覆”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答案:B
5.据1940年统计,中国平均每74平方千米才有1千米公路;同是国土辽阔的苏联,同年每7.8平方公里即有1千米公路。出现中国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破坏
B.近代中国民生凋敝
C.苏联重视公路建设
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公路建设。题干材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公路建设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制约。故答案为D。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C项是苏联公路建设发展的原因。
答案:D
6.“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对于当时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 )
A.火车 B.轮船
C.电报 D.汽车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题干强调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在军事指挥方面的便捷之处。A、B、D三项无法做到“悬隔山海,而如指掌”,而电报能。
答案:C
7.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定可对百朋,隔颜色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飞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A、D两项不符合“人手而能用”,C项不符合“无学习译录之难”。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B
8.目前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电话的普及,电讯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国家的疆域无关。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巨变,加快了现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后,依靠政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测)-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浙江地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名师精编作业.doc
-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精编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精编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编创新演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编优化作业(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编同步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编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编课时跟踪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