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制约山区初中生良好
课堂行为培养的因素及对策
广西电大2003级汉语文学教育专升本
姓 名:陆光宁
学 号:031000637
摘要: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课堂行为复杂多变,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分析,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本文以山区初中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为例,阐述其成因及对策,试图从中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途径。,
关键词:山区 课堂行为 因素 对策
为了考察山区初中学生课堂行为良好习惯培养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其实施的因素,在广州市海珠区第四十九中支教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我通过听课、教师访谈以及学生访谈等方法,对我乡的潞城初中进行调查,试图从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探索解决途径。
一、成因
初中学生课堂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良好课堂行为,如听课、思考、练习、发言、操作、讨论等;另一类是不良课堂行为,如说小话,搞小动作,擅换位置,胡思乱想,做怪动作、怪表情等,潞城初中学生的良好课堂行为表现不稳定,不良的课堂行为表现突出,甚至,有个别学生随便在课堂上来回走动、乱跑。究其原因,可以从两大方面分析。
学生方面:该校是典型的山区寄宿制学校,全校共有学生1026人,由于学生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大部分学生需要在学校食宿,现寄宿生已达到837人,学生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家,因此,家庭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而且绝大多数山区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入学和毕业时的情况,平时对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只要按时回家帮家务,家长就认为是个好学生,造成了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和危机感,“反正考不上,就回家种田”,这是山区学生常挂嘴边的话。
教师方面:我们山区学校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条件艰苦,信息闭塞,学生多老师少,造成教师工作量大,没有精力进行教学研究,这都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在山区初中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分配不合理,我在调查中发现,老师在课堂中只顾自己讲,虽然有时也有提问、板演,但都给优秀生包了,大部分同学只是做陪客,他们或成了课堂被老师“遗忘的 角落”,或成了主动游离于课堂外的“边际人”,课堂秩序混乱。
(二)教师不尊重学生
学生课堂行为不良的形成同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很有关系。有些教师不是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学习,而是瞧不起他们,课后留校、公开批评、给低分等是老师常用的惩罚手段,而且,大部分老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即使是自己的错误,也不在学生面前坦率承认,怕丢面子,掉架子,从而加剧了学生的不满情绪。学生们都有自尊心,老师剌痛了他们的心灵,师生感情形成对立就难办了。试想:灰心丧气,闷闷不乐,随时担心挨骂,头脑处于麻木状态的学生是否还听得进教师的讲解?
(三)教师的教学观不转变
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中普遍习惯根据教参开展课堂教学。有教师说:“书本上怎么讲,我们就应该这么样教,一定要与其保持一致”。认为教材为专家所编,不容质疑,于是对教材“惟命是从”,千方百计将学生的虽不太规范却完全正确甚至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按教参答案加以“明确规定”,对于学生提出的自己不能回答或教参不涉及的问题常采取转移话题,“课后再讨论”的策略回避,以此维护自己的课堂权威。
(四)教师不良形象的影响
据一些学生反映,他们在课堂不认真学习的原因是看不惯教师的形象,如有的老师不注意穿着,头发蓬乱,有的老师喝酒后才进教室上课,动作失态,还有的在课堂上随意接听手机或吸烟等等,使得一些教师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甚至让学生一见就灰心。
二、对策
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课堂行为,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针对以上调查的粗浅分析,我认为培养山区初中学生的课堂行为除了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校纪、校规,把课堂教学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外,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培训。
(一)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对课程教学看法一般来说并不容易改变,但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应该被教师们理解并并运用到教学中,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现代教育的质量观认为,一切有实效的课,并不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些“为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