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试验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现面向国内外科学家,设立专项经费,设置开放课题,支持与本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接受并鼓励国内外科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利用本实验室研究平台,通过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密切合作的方式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一、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 草类植物资源种质创新与利用 挖掘利用草类植物资源的耐盐、旱、寒、热、放牧等基因资源,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优良野生草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优异性状形成机制;克隆相关功能基因。通过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和驯化选育等,创制抗逆、优质、高产、环境友好的新种质;研究有害生物成灾机制及与草地的互作机理;为草地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物质基础。 乡土草种质资源评价、驯化与选育 草类重要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 牧草新品种选育与系统效应评价 生物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治 方向2. 栽培草地生态系统与食物安全 以“植被-水分-养分-光能”关系为核心,在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尺度上解析栽培草地在逆境下高产的生理和生态特征及其机制,探讨不同环境和生物要素间互作机制及系统碳平衡特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集水、节水新技术体系,提出并建立适应不同草地农业系统的节水与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建立可持续的草田生产系统。 栽培草地高产的生理生态学基础 栽培草地高效利用 草田轮作系统 碳素增汇减排 方向3. 草地农业系统耦合与管理 以天然草地资源和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探索草业系统中“地境-草地-动物-经营管理”之间的界面行为及其系统效应,重点揭示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地农业系统演变的作用机理,确定生态系统受损机制及稳定途径、草原气象灾害的过程及其预警、政策和管理对草地农业系统的作用、农业系统各子系统耦合机理与调控等,建立草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健康诊断体系、草业系统适应性管理模式,提出草业可持续发展与食物安全保障的政策和管理对策。 草地生态系统受损机制及恢复途径 生态生产力形成机理与调控 非生物灾害发生机制与调控 草地农业系统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管理 草业经济与农牧区社会发展 二、开放课题申请 申请者根据本实验室近期主要研究方向自由选立课题,鼓励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 开放课题主要支持依托单位以外的研究人员与实验室固定人员合作进行研究的课题,外单位人员担任课题负责人。资助立论清晰、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具有创新科学意义的研究课题。 开放课题的执行期为2年,重点项目申请金额不超过20万元,一般项目申请金额不超过10万元。经费使用办法遵照《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申请者须按照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及经费使用办法》(试行)的规定,认真填写《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申请书》(下简称《申请书》),并于 2013 年 3 月 10 日之前将《申请书》(一式2份纸质材料,双面打印,所在单位同意签字盖章后)邮寄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发送电子版(PDF)至邮箱chenxj@lzu.edu.cn。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陈先江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邮政编码:730020 联系电话:(0931) 8910944传 真:(0931) 8910979 电子信箱:chenxj@lzu.edu.cn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2013年1月5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