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实验室检查及危险分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肺栓塞的实验室检查及危险分层 北京世纪坛医院王勇郭蕊潘磊 急性肺栓塞(PE)的临床表现较复杂,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病情及合理治疗对预后影响重大。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因假阳性率低、不易漏诊,成为临床上诊断PE的“金标准”,但该检查为创伤性,费用较高,且有时难以开展。因此,目前除了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与既往病史,应用无创性综合超声影像技术、增强CT或放射性核素显像之外,部分实验室检查[如D-二聚体、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等]同样有助于PE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肺栓塞的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急性血凝块形成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可升高D-二聚体水平。因此,在急性P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情况下,D-二聚体很少处于正常水平,但在肿瘤、炎症、感染、坏死、主动脉撕裂、住院或妊娠等情况下,D-二聚体可能升高。 当急性PE或DVT发生时,用定量酶联免疫分析(ELISA)或ELISA衍生(ELISA-derived)的方法检测D-二聚体的敏感性高(>95%),特异性低(约40%),而采用全血凝集法和定量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的敏感性为85%~90%。研究显示,D-二聚体阴性对PE患病可能性小或中等的患者(应用Wells量表评分<11分或应用修正的Geneva量表评分<7分),确定PE诊断的可能性极小,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Wells量表评分≤4分者罹患PE的可能。 基于D-二聚体对PE的阴性预测值较高,阳性预测值较低,D-二聚体水平正常无法排除PE的诊断,但其作为急性PE的初筛指标已得到公认。因此,疑似PE的患者都应检测D-二聚体,作为排除诊断的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是疑似PE的首选检查项目,用于评估动脉携氧及酸碱代谢状况。PE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但血气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PE,低氧血症合并低碳酸血症可增加PE的可疑性。 斯汀(SteinPD)等的研究显示,在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正常(PaO2>80mmHg、PaCO2>35mmHg、P(A-a)O2<20mmHg)且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14%被确诊为PE;在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38%被确诊为PE。若患者PaO2正常且D-二聚体为阴性,则可完全排除PE,患者无须接受肺部CT检查。 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对年轻或老年患者的预后评价价值各异,年轻患者若P(A-a)O2gt;50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比值lt;0.5,提示预后差;老年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只与低血氧饱和度相关,与P(A-a)O2关系不大。 脑钠肽(BNP)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急性PE导致右心室功能不全可增加心肌负荷,并促使BNP释放入血。因此,BNP或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可反映右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 新近研究显示,与超声心动图相比,BNP可提供更多与预后相关的信息。虽然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但其预测不良预后的阳性值较低(12%~26%),而低水平的BNP(lt;50pg/ml)或NT-proBNP(lt;500pg/ml)预测良性预后的价值较高(阴性预测值为95%~97%)。 心肌损伤标志物 研究发现,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升高与PE患者预后较差相关。詹尼蒂斯(Giannitsis)等的研究显示,50%的大面积PE患者cTnT升高(gt;0.1ng/ml),35%的次大面积和非大面积PE患者cTnT升高。希门尼斯(JimènezD)等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显示,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中,cTnI升高(gt;0.1ng/ml)提示可能存在致命性PE,而cTnI阴性者的预后较好(阴性预测值为93%)。 部分研究发现,cTnT升高的PE患者死亡率为44%,而cTnT阴性者死亡率仅3%。另有研究显示,cTnI升高(gt;0.5ng/ml)的患者发生3个月内死亡的风险较高,较cTnI阴性患者升高3.5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有研究显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早期反映心肌损伤,与BNP、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相比,能更好地预测PE患者的预后。 以H-FABP为6ng/ml为界值,其对PE患者短期死亡率的阳性预测值为23%~37%,阴性预测值为96%~100%。因此,测定H-FABP可进一步明确患者的危险分层,有助于制订治疗策略。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 PE患者应接受个体化死亡风险评估,该评估较明确栓塞的解剖形态与面积更为重要。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的《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首次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将PE分为“大面积”与“非大面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