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春栽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崔国林
(河南省西峡县原种场 474500)
一、生产季节
接种以气温达8℃以上为宜,一般在阳历3——4月份为宜,4月底结束。
二、配料与拌料
1、配方:1000袋需干木屑1250公斤,麸皮250公斤,石膏10——15公斤,磷酸二
氢钾3——4斤。
2、配料要求:?木屑、麸皮要求新鲜,无霉变,虫蛀;?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
粗细适宜,无粗块,针刺。
3、拌料:先将麸皮、石膏一起拌匀,然后均匀撒入木屑,干拌三遍。再把多菌灵、磷酸二氢钾溶入水中,搅拌均匀后,泼入干料中再湿拌三遍。
三、装袋灭菌
料袋选择:折宽18—20cm筒袋,厚0.005cm和长55cm低压聚乙烯袋为宜,将
一头皱折后用棉线扎紧并用火焰熔封,以不漏气为准,要求料袋厚薄一致韧性好、无微孔。
袋料:料配好后腰尽快装袋,4小时内装完,料高43cm.,每袋干料1.1—1.2公斤,
湿重2.2—2.5公斤。料的松紧以装实为好,装好后,应及时扎袋口,折转再扎一次,以不漏气为好。
装袋过程应轻拿轻放,带下方应放软垫物防止刺破菌袋,袋口要清净,不带营养料,防止感染。
3、灭菌:装好袋子要及时灭菌,不能放置过久,防止料变酸,料袋排放以直叠式为好,装稳留通气道,常压灭菌要做到“攻头、保尾、控中间”即大火攻头,点火后2—4小时要使炉温下降,当温度降至70℃
菌种选择与接种
1、菌种选择:一是根据当地海拔高度、市场变化,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高效对路菌种,如9608/939等引进菌种必须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经推广单位鉴定方可推广,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要选择质量高的菌种,要求菌种不含杂菌、菌丝粗壮有力,不老化,转代少,生活力强,萌发快,应选购经过菌种管理单位认证的合格菌种。
2、接种:接种要在接种箱中进行,接袋用接种箱宜大些,每箱装50个料袋。接种箱可放在培养室内,培养室在菌袋出锅前严格消毒,先用水喷洒房间,后用硫磺(10g/m3)密闭熏蒸24小时,或用甲醛10g/m3加高锰酸钾5g/m3汽化消毒24小时。
料袋在培养室冷去待料温低于28℃
进入接种箱戴上手套用70%酒精将手、接种工具擦洗一遍,接种前用酒精棉球在袋面擦过消毒,随打穴随接种,接后用石蜡加热成液封口,每斤菌种接种100穴,接25袋。
五、发菌管理
1、堆放方式:春季接种,早期气温比发菌气温低,为提高堆温菌袋可呈现顺码式排放,堆高1—1.5米,排与排之间留人行道,同时利用空气流通。当气温高时可改用井字堆或△堆,每堆4—6层。
2、培养室内条件控制:(1)温度20—24℃为宜,随着菌丝生长会放出热量,袋内温度会升高,要特别注意检查袋温,袋内温度应不超过28℃,调节温度可采用调整堆高、疏密、堆放方式和通风等方法,要经常检查。特别是5月份以后,严防袋内升温而引起“烧堆
3、翻堆检杂与刺孔增氧:(1)翻堆,接后7天内不易翻动,接后7—10天菌丝萌发定植后可进行翻堆检查,翻堆后使菌袋上下,左右、内外互换,促使发菌一致,有未发菌袋最好及时补接,发现杂菌及时处理,可用75%酒精或甲醛注射。覆盖杂菌。第一次翻后,隔7—10天进行一次,刺孔增氧。刺孔在整个萌发期要3—4次。第一次接15天左右,菌丝圈直径8—10cm时,在每个接种孔周刺4—6小孔,孔深1cm左右,在圈内2cm处;第二次菌丝圈完全相连后进行,在每个孔周围刺8—10个孔;第三次当全带菌丝发白,菌袋有瘤状物出现时,要及时上架刺孔(放大气),18cm袋孔深5—6cm为宜,20cm袋以6—7cm为宜。刺孔不要伤及瘤状物,刺孔多少应视水分,品种而定。18cm袋一般40—60个为宜,水分少轻袋30—40个为宜,含水量大刺80—100个为宜。刺孔可结合翻袋进行,掌握由浅到深,针由细到粗,开始用牙签,最后一次刺孔用Φ 5—6mm钢丝尖。
刺孔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刺孔后袋温高出室温2—3℃,当室温达28℃,要停止刺孔;二是污染部位、菌丝未发到及刚连接部位,有黄水部位不刺孔;三是刺孔要分批进行,每次刺400—500袋,每间隔3
4、转色管理:接种后60—80天,菌丝可长满全袋,开始形成瘤状物,菌丝已达生理成熟,进入转色期,转色适宜温度20—24℃,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5%—
六、越夏管理
1、选择适合的越夏方式:深山区,夏季较为凉爽的地方,可以在土木结构的房内越夏,但应采取“三角形”堆放,高不超过四层,早、晚及夜里开门降温。暑期中午温度高,可关门窗防户外热气入内,保持室内气温不超过30℃
2、可选选场:选前后空旷、夏季凉爽的地方,以东西走向为好,避开风口,背风向阳,面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