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经济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母校南京大学商学院“斯密论坛”所准备: 心理学与经济学 (一) 前言( Prefece) * 我的老师们说: A ,“天天非理性”(Everyday Irrationality) “ Rabyn Dawes B, “什么都不对” (Nothing is Right) George Loewenstein C, “满意就行,不要求最大化” ( Satisfactions,and not maximization) 已故Herbert Simon **怎样和为什么要谈论“心理学与经济学” ? • (1)要探究这些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怎样修改我们通常认 定的个人行为模式,而不是针对这些研究这些研究的 直接经济应用。 • (2)我们强调的是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 what), 而不是怎 样了解( how). • (3) 谈论的焦点:经济学家不应该再继续忽视相关心理 学研究的挑战。很多心理学研究成果具有足够的可信 度和潜在的经济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溶入经济 学中去。 ***经济学与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 经济学:方法性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假设的数学构成,介于假设的后果的逻辑分析,等等。 =缺点:必须用简单化和模式化的模型来界定人的感 知,偏好和行为,从而忽略掉大量的心理内容。 • 心理学:(必须) 深入探究人性自然的各种细节£» 主要采 用实验方法;但不是(也不应当) 由精确的数学来加以描 述,更不应相信数学模型的实证应用性。 (二) 反映心理因素的偏好(Preferences with the reflection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偏好函数U(X) 的真实形式: • A,参照水平( reference levels): 个人偏好常常 是决定于相对于参照水平的结果变化,而不仅 仅是绝对量的变化。  基于参照水平的偏好( reference – dependent preferences). a.财富效应( Endowment Effect) (Thaler, 1980,1985) : • 一旦一个人拥有了一件物品,她对之的估价马上会高 于她拥有前的估价。 • 实验证明( Kahneman et al., 1990):一个杯子,估价范围 从$0.5到$9 .5 。(1) 如果你拥有杯子,你售价多少? (2)如果你没有杯子,你出价多少? 结果:(1) $7.12; $7.00; (2) $3.12; $3.50. **理论解释:对损失的感受强于收获( loss aversion). b. 递减感应度( Diminishing Sensitivity) ( Kahneman, Tversky, 1979) • 距离参照水平较近处的边际效用变化大于距离较远处。 介于财富的效用函数曲线在偏离参照水平的过程中 变的越来越不平缓。 • 引伸:对于损失来说,‘偏离” 代表更低的财富水平。由 此,尽管人们对收获持避免风险态度(risk-aversion), 他 们对于损失持偏爱风险态度(risk-loving). • 实证:(1) ¾ $0 和1/4 $6,000 ; (2) 2/4 $0,¼ $2,000和1/4 $4,000 结果:70%选择(1) ; • 请看图表(手绘于黑板) 。 B. 不确定性和预期效用理论 (Uncertainty and Expected-Utility Theory) • 传统预期效用理论:U(S)= Σ P(s)U(s). 大量实例发现 sS 这一理论在行为分析上是错误的。 • 来看看著名的“Allais矛盾” (Allais Paradox) (Allais,1953): a1 a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