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解读
邵明博士、主任医师
四川省康复医院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前 言
脑卒中的特点:三高
高发病率
中国 每年新发卒中患 者约 200 万人
高致残率
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高死亡率
不同原因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 (YLLs)在中国,导致YLLs最高的Top10原因
① 卒中
② 缺血性心脏病
③ 道路交通伤害
④ 肺癌
⑤ COPD
⑥ 肝癌
⑦ 胃癌
⑧ 阿尔茨海默病
⑨ 自残
⑩ 食管癌
Lancet 2017; 390: 1151–210
询证医学研究认为治疗脑卒中有效
三种手段
急性期溶栓治疗
卒中单元
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有效治疗
卒中康复的意义
循证医学证实:康复是降低卒中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卒中后进行有效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
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
最终目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规范的康复流程和康复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强度:
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如不能做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
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治疗措施的证据水平:
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
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C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
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
诊断措施的证据水平:
A级:多个或一个样本量足够的采用了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
B级:至少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
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
D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
一、脑卒中早期的康复组织管理
一、 组织化医疗和康复管理模式
急性期卒中单元
卒中康复单元
综合卒中单元
系统评价已证实卒中单元至少能降低 20%的脑卒中患者致死率和残疾率等
早期康复住院时间至少需要 25 d。
二、卒中团队
组长:神经内科医师或神经康复医师
组员:肢体康复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康复护士
三、工作内容
脑卒中抢救治疗
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
生活活动训练
认知训练
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
(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流程
1、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流程
①建议在发病/入院24小时内应用(NIHSS)评价卒中的缺损情况。(Ⅰ级推荐,A级证据)
②建议入院后立即启动脑卒中2级预防,并预防并发症。(Ⅰ级推荐,A级证据)
为保障获得最好的效果,患者都应当接受有经验的、多学科的康复小组的治疗,其治疗方案应当持续到患者出院后门诊治疗或社区康复。
2 评定和检查
①建议临床人员应用标准有效的量表来评价患者卒中相关的障碍和功能情况。(II级推荐,B级证据)
②建议应由来自康复小组的专业临床人员进行正式的评价,评价可能的疗效,决定适当的护理水平,并制订治疗方案。(Ⅲ级推荐,C 级证据)
③建议评价结果和预期结果都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照顾者,获取家庭支持。(Ⅲ级推荐,C 级证据)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
2015年Bernhardt 等超早期康复的多中心系列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卒中发病后 24 h开始进行运动康复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以促进患者的移动能力的恢复。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脑血管病康复规范化方案的研究”多中心对照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病情稳定后分别于 2、5、8 d开始康复治疗,在 1 个月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建 议
1、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1)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 级证据)。
(2)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 h 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Ⅰ级推荐,A 级证据)。
2、康复治疗强度
康复训练强度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
康复训练强度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