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新型能源材料的结构设计、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 推荐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新型能源材料的结构设计、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 二、推荐等级: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项目属新能源、新材料交叉科学技术领域。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同时在使用化石能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碳氧化物等污染气体已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针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项目2009年立项以来,针对新能源产业和技术的重大需求,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材料方面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四方面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积极评价和引用: 设计并制备出三维多孔LiFePO4/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体系,克服了LiFePO4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瓶颈问题,有效提高其能量密度与高倍率性能,同时提出了多孔结构与复合体系中离子电子传输的模型。 设计合成出由纳米粒子组装成的新型多孔微球结构TiO2材料,显著改善其与电解液的界面特征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揭示了微球结构TiO2嵌锂的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制备出TiO2纳米管-石墨烯复合体系,提出利用纳米管的特殊结构,及其与石墨烯的协同作用来提高嵌锂性能,探明了纳米管复合电极中的锂离子嵌入机制。 设计制备了碳包覆多孔Li4Ti5O12复合负极材料,探索了不同温度下该复合材料体系的电化学嵌锂性质与衰减规律,提出了改善低温下循环性能的有效途径,为其在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探索了燃料电池用新型电催化剂体系,提出对石墨烯等新型载体材料进行有效、可控的掺杂改性,改变载体-催化剂的相互作用,调控负载催化剂的物化、电子结构与催化性能,显著提高了负载型催化剂体系的电催化活性与稳定性。 本项目代表性论文8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6件。8篇代表性论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引用,其中ESI高被引论文5篇,总被引用次数达到900余次,累计影响因子65.3,单篇引用最高达到270次。 本项目在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若干重要的发现和成果,具有重大的创新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新能源产业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借鉴。 四、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 Zhou, Y., et al., A porous LiFePO4 and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0. 46(38): p. 7151-7153. [2]. Zhang, D., et al., Effect of milling method and time on the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4/C composites prepared by ball milling and thermal treatment. Electrochimica Acta, 2010. 55(8): p. 2653-2661. [3]. Wang, J.,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TiO2 Mesoporous Microspher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1. 115(5): p. 2529-2536. [4]. Yuan, T., et al., Electrospinning based 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film 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omposed of TiO2 hollow fibers[dagge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1. 21(38): p. 15041-15048.Yuan, T., et al.,. [5]. Synthesis of pristine and carbon-coated Li4Ti5O12 and their low-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0. 195(15): p. 4997-5004 [6]. Zhou, Y., et al., Enhancement of Pt and Pt-alloy fuel cell catalyst act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