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和PCI术预后的关系.PDFVIP

血瘀证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和PCI术预后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年 12 月第 30 卷第 12 期 CJITWM December 2010 Vol. 30 No. 12 • • , , , 1245 •  临床论著  • 血瘀证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 抵抗和PCI术预后的关系 陈  慧  严  威  吴小盈  骆杰伟  李灿东1 2 1 1 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血瘀证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 )和经皮冠脉介入 (PCI )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7 月连续住院的中国汉族血瘀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脏病(CAHD )患者415例,比较轻重程度不同血瘀证患者CYP2C19*2基因分布情况,不同程度血瘀 证、CYP2C19*2 (681GA )与实验室CR[LCR ,即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 )在氯吡格雷治 疗10天后比用药前下降≤10%]之间的关系,并观察择期PCI 治疗术后,常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治疗随访患者(180例)的MPA抑制率、LCR 、再发心血管事件(CVEs )与血瘀证程度和CYP2C19*2基 因突变之间的关系,随访7个月(中位数)。结果 (1 )重度血瘀证CAHD和PCI 患者681GA基因突变人 数均多于轻度血瘀证患者(P 0.01 );(2 )氯吡格雷治疗后LCR 发生比率为45.06% (187/415 ),重度 血瘀证患者LCR为61.63% (143/232 ),携带681A 等位基因患者LCR为53.24% (115/216 );(3 )与轻度 血瘀证CAHD 患者比较,重度血瘀证CAHD 患者MPA下降幅度较少(P 0.01 ),LCR 比率高(P 0.01 ); (4 )与携带CYP2C19 681GG基因型CAHD患者比较,氯吡格雷治疗后,携带681A 等位基因患者MPA下降 幅度较少(P 0.01 ),LCR 比率高(P 0.01 );(5 )对180例PCI术后患者随访表明,重度血瘀证和携带 CYP2C19 681A等位基因PCI 患者不仅MPA抑制率低,LCR 比率高,而且CVEs再发率高(均P 0.01 )。调整 - 各项危险因素后,重度血瘀证PCI术后CVEs的危险比轻度血瘀证高(OR: 4.01; 95% CI: 1.79 8.99 );携带 CYP2C19 681A等位 - 基因PCI术后CVEs的危险比GG基因型高(OR: 6.89; 95% CI: 2.97 15.97 )。结论 重度 血瘀证与CYP2C19*2 突变不仅与CAHD患者LCR相关,而且增加PCI术后CVEs的危险。 关键词  血瘀证;氯吡格雷抵抗;CYP2C19基因多态性;再发心血管事件 Relationship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CYP2C19 Gene Polymorphism with Clopidogrel Resistance and Post-PCI Prognosis CHEN Hui, YAN Wei, WU Xiao-ying, et al Provincial Clinical College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uzhou (350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