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讨论稿-有色金属标准质量.DOC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讨论稿-有色金属标准质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 Tetermine for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soften temperature (讨论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20××-××-×× 发布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发布 GB/T××××-×××× 前 言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GB/T××××-××××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试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术语、测试要求、试验步骤、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铜及铜合金材料或产品进行软化温度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1.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40.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软化温度 soften temperature 软化温度是指铜及铜合金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小时后的硬度下降至原始(室温?)硬度的80%时所对应的加热温度。软化 温度的高低是评价合金材料抗高温软化性能的量化指标。 4 保温设备 4.1 箱式退火炉。 4.1 退火炉的控温精度为≤±0.5℃,退火炉炉膛内恒温区的温度变化小于5℃。 4.1 退火炉应定期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5 试样 5.1 试样材质应均匀、无内部缺陷。 5.2 铜及铜合金棒材进行保温退火后测定其布氏硬度来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 5.3 壁厚大于4mm的铜及铜合金管材和厚度大于4mm的铜及铜合金板材进行保温退火后测定其布氏硬度来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 5.4 壁厚小于等于4mm的铜及铜合金管材和厚度小于等于4mm的铜及铜合金板材、带材进行保温退火后测定其维氏硬度来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 5.5 板、带、管、棒材进行保温退火后测定硬度试验的取样尺寸见表1所示 。 表1 板、带、管、棒材硬度试验取样尺寸 硬度试验部位 硬度种类 取样尺寸/ mm 侧面(管、棒) 布氏 维氏 50±5 端面(管、棒) 布氏 维氏 35±5 表面(板) 布氏 维氏 50×50×厚度 表面(带) 维氏 30×30×厚度 注1:板带材硬度试验所取样坯要平直。 注2:管、棒材端面要与轴线垂直。 6 试验步骤 6.1 根据要求测定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的软化温度,选择合适的保温退火炉。 6.2 同一批次试样由低温到高温至少进行10批次退火试验,每一温度取两个试样,温度间隔20℃~30℃。 6.3 试样从低温到高温进行保温退火,首先设定退火炉保温温度,等温度到达设定的保温温度开始保温时将试样放入炉膛内开始计时。 6.4 试样保温一小时后出炉,自然冷却到室温。 6.5 所有试样均保温退火完成后,和原始试样一起进行硬度试验。 6.6 绘制软化退火曲线,确定该材料的软化温度。 7 试验方法 7.1铜及铜合金的布氏硬度试验按GB/T 231.1的规定进行。 7.2铜及铜合金的的维氏硬度试验按GB/T 4340.1的规定进行。 8 试验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1 \* alphabetic a.试样牌号、批号、编号、规格、原始状态、退火温度等; b.本标准编号; c.使用仪器型号、编号; d.测试的环境温度; e.试验结果; f.试验日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