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检测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PAGE
PAGE 1
第三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阅读题(共4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
马大勇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像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受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这些诗句像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下列各项中,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所说的“情”,除“情感”外,还包括诗歌的美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总是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交通”。
思路解析C项,“技术层面”是读懂诗歌的基础,“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说法不当。
答案C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与落寞的感悟,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
B.名句之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境十分契合,所以读后作者“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思路解析A项,原文“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暗含在人生低谷中有过这样情形的人才能对这首诗特别有感触,而不是“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
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关系的诗句。
D.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思路解析B项,答题区间在第1段结尾处,“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而并没有说“常人的境界不高”。
答案B
二、课内文本阅读(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 2《姓氏歌》拓展阅读《百家姓》素材 新人教版.docx
-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 2《姓氏歌》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课件.pptx
- 2016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项复习一 标点符号 新人教版.docx
-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礼记》二则练习 新人教版.docx
-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1832年议会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件3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4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课件3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件4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1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