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PAGE 1 -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南宋中期以后,以辛弃疾为旗手的辛派词人的出现,标志着宋词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名世。辛弃疾的词的成就在“以文为词”,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 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的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豪放之中,又能沉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 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形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 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以文为词,大大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艺概》称“稼轩词龙腾虎掷”,《白雨斋词话》说辛弃疾是“词中之龙”,其词“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并非虚誉。本专题选取了辛弃疾的四首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全面地展示了辛词的“龙腾虎掷”之风。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全词用比兴手法,通过登山临水的形象概括了当时的人民对统治者软弱无能导致国家沦陷的愤慨和时代的大悲剧。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这首词是辛弃疾早期词作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用典多而不流于生僻,反而使词的内涵更为丰富。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这首词写与情人的约会。先写元宵灯节的繁华热闹,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接着写约会。先描写女子们的节日盛装和欢欣可爱,然后在众多人中到处寻找“她”,一转身却见“她”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这位佳人,表现出沉稳和矜持,遗世而独立。实际上,“她”是词人所追求之审美理想的化身,也是词人自己节操的写照。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这首词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2.把握辛弃疾词作的思想内容,以及辛词的艺术风格。 3.鉴赏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风格,体会辛词的多样化风格及多样化艺术手法。 1.《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这首词借山水表达了词人沉痛、激愤、忧愁等多种感情,含蓄委婉,跌宕起伏,呈现出“抑——扬——抑”的情感波折。学习时,可反复诵读作品,体会作品一波三折、沉郁顿挫的情感脉络。全词构思十分精巧,无论情思如何转折变化,始终不离眼前的“水”与“山”这两个意象。可思考词人是如何从山、水意象中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沉的爱国情感的。 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这首词气势雄浑,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辛弃疾词沉雄豪壮的风格。学习时,可从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手法入手,抓住词中的景物描写和动作描写来领悟作者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鉴赏辛词“以文为词”的手法。 3.《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这首词通过描写甘于寂寞、坚持操守的“那人”,来表达词人自己的志向及高尚的品格。学习时,可体会词的构思及语言特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词的思想感情及白描、对比等艺术技巧。 4.《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这首词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线索,感情直率而委婉,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学习时,可抓住“愁”这一词眼,在理解“愁”的含义的基础上,思考词人是如何在《丑奴儿》中抒写“悲凉”的爱国激情的。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常识·速览] eq \a\vs4\al([识作者]) 最丰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绍兴三十一年(1161)聚众两千参加抗金义军,次年归南宋,历任建康通判、滁州知州及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他一贯热爱祖国,反对投降,渴望走上前线,抗击金人,但却遭到统治集团的残酷打击,被迫闲居近二十年。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丰产的著名词人,传世之作六百余首。内容以抗战词、农村词、爱情词、闲适词居多,形式有小令、中调、长调各体,风格兼豪放、婉约之长,成就极高,影响深远。有《稼轩长短句》,今人又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 eq \a\vs4\al([探背景]) 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准备不足,金兵趁机大举南侵,如入无人之境。当时,赣西一带遭受金兵的侵扰,人民损失极其惨重。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