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七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元-明-清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被称为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原因:①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大运河: 时间:605年起,隋炀帝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促进交通,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科举制 创立: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作用: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2)推动教育发展。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约1300年。 4. 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推行暴政,618年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1)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名臣:敢于直言的魏征(镜子)、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2) 措施: 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3) 贡献: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4)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3.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_周_,创立殿试制度。 人称他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名臣:姚崇、宋璟 2)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贡献:他统治的前期开创“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第3课 盛唐气象 经济 繁荣 农业 先进生产工具:曲辕犁(耕田) 、筒车(灌溉) 手工业 纺织品_蜀锦_冠于全国;闻名中外的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商业 长安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民族关系友好 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汉藏友好关系。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为“天可汗”。 社会风气开放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蓄,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多彩的文学艺术成就 唐诗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史-杜甫的诗;白居易 书法 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代对外关系友好史实 遣唐使 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他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建立唐招提寺,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前往天竺取经,口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与新罗交往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特点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原因 ①国家安定统一;②国力昌盛,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叛乱,领导人:安禄山、史思明。它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原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局面,连年灾荒。结果: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2)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3、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 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建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 统一方针:先南后北,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但未统一全国。 措施: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将领定期换防 政治上:中央(相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