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学说与临床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运气学说 郭霞珍 概说(基本概念) “运”、“气”的含义 运:指运动。 气:岁气。一年当中气候变化的要素。如寒、热、燥、湿。 什么是五运六气学说 古代用来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人体生命的影响的一门学说。包括正常的生理状态和异常的病理状态。简称运气学说。 五运 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方五行的气流运动。 用五行属性说明地面气候变化的因素,或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因素。 古人用以研究五运的方法:竹管飞灰。 古人对季节特点的概括举例:“春,野马也。” 六气 六气:存在于空间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主司季节气候变化的因素。是形成气候变化的空间因素,是一年当中正常的气候变化。 ——在运气中六气有特殊的叫法:风、寒、湿、燥、君火、相火。 古人对六气主要是采用物候学的研究方法:如对水獭祭鱼的观察。 运气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包括人类本身)对这些变化所作出的相应反应为基础,从而把自然气候现象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统一起来;针对人体是把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统一起来,然后从宇宙的变化规律上来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运气学说主要运用的古代知识 古天文学 古历法学 古数理学 古农学 古星象学 成无己:“易教本乎五行八卦;儒教本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别医之得失,以类推运气造化之理。” 运气学说提出来的时间和依据 始于汉代 因为: 运气学说所使用的甲子纪年的历法开始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殷代开始使用甲子纪日和纪旬) 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形成于东汉(体现了整体观念) 大量的观察和分析 宇宙变化复杂 《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为玄”,玄:既深且远,不可捉摸。 《素问·六微旨大论》:“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 天道变化可以通过自然界客观表现来分析总结 日、月、星辰的变化 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化、收、藏    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气候的寒、热、温、凉 人与自然的相关性反应 《素问·五运行大论》:“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注:老师笔记是“寒胜则地固,火胜则地裂”) 《素问·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天人相应(自然界与人密切相关,有规律可循)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自然气候和生物的现象              都会具有客观表现 自然气候和人体状态 所以可以探讨气候与人体的相关性规律。 运气学说中相关的天文学知识 中医古代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早在4100年前在山西省境内就有了观象台。 历法 历法是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大戴礼记》中《曾子·无国》一文中说:“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 历法:将年、月、日等计时单位依据一定的法则组合起来供计算较长时间的一种系统。 建立依据:天象如日、月的运行。还有人为的规定。 历法可分为: 阳历:年、日依据天象 阴历:月、日依据天象 阴阳合历:年、月、日都依据天象 历史上的历法: 太初历。汉武帝太初元(公元前104年)颁布的一部历法,运用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 规定一个回归年等于365又1539分之385日,一个朔望月等于29 又81分之43日。(邓平创造) 将一日分为81分,所以后来也将之称为81分律历。 将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 没有闰月 四分历 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开始实施。 一个回归年等于365又4分之1日 每日用百刻制 一个朔望月等于29又940分之499日 这样,19 个太阴年(按朔望月推)中必插入7个闰月,才能与回归年相符合。 《黄帝内经》提及的历法有三种:a.四分历;b.六十干支历;c.五运六气医用历。 六十干支历 《六节藏象论》:“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可见六十干支历以六十天为一个周期。其中“三百六十日”不是一个精确的数,而是大数,是约数。 五运六气医用历   特点:注意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现象与时间周期的关系,提出了气候与物候相关。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