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化学课堂教学教材编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化学课堂教学教材编辑.ppt

第六章 化学课堂教学;想一想;;;第一节 化学课堂教学的类型与结构;课堂教学——上课;一、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1.绪言课;2.理论知识课; 主要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验法、指导阅读法和讨论法。;5.练习课;6.实验课;测验(考试)前:;课前准备:;1、课的开始;(1)教学内容生动有趣;3、课的结尾(5分钟);传统 : 三部分 五环节 第一部分 开始 组织教学—安定情绪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第二部分 中心 讲授新课—讲解、演示, 学生讨论、探究 第三部分 结尾 总结巩固 布置作业;试一试;第二节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中心论;;一、教学技能的概念和分类;二、课堂教学技能形成的阶段;2.整体掌握阶段;应用;①.引起注意:;③.建立联系:; 2.铺垫:;3.联系: ;3.直接导课: ;关于导入:;; 案例1:苯酚的导入 2006年6月10日凌晨4时45分,福建南平浦城县蒋溪口205国道1979±500米处,因弯道车速过快,一辆从宁波开往沙县的浙B17122槽罐车上,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从车上翻落,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事发地点距建瓯市水西水厂饮用水源地100公里。;食盐;; 广州日报大洋网上找到了一则关于金属钠事故的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2002-7-9): 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 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现在,珠江水面上尚有五个一触即发的“水雷”漂浮着。;案例4:二氧化硫的导入:; 运用导课技能理论,试设计一则导课的微型教案,并分组进行导课技能的训练。;2. 演示技能;目的:;(2)演示技能应用的注意事项;一般程序: 提出理论—演示实验—现象分析—印证性结论;优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能力。; [问题] Cu能与稀H2SO4反应吗?那么它是否可以与浓H2SO4反应呢?如果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应用:一般运用于有多种可能情况的; 试设计一则演示教学的微型教案,并分组进行演示技能的训练。;省时、省力,高速、高效。但信息的保持率不高。 ;d 善于扑捉各种反馈信息。 ;④.使用例证:用具体的事例或理论来说明。; ;4.板书技能;(1)板书技能的构成要素;b.内容的编排: ;c.板书的布局——板面的设计: ;d.时间的掌握: ;(2)板书技能应用的注意事项;c.简洁性和条理性:;4.姿态: ;案例1; “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的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n) 1.定义:表示(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 2.单位:摩尔(mol) 基准:0.012kg12C中所含的C原子数 3.加伏加德罗常数(NA) 内容: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精确值:0.012kg12C中所含的C原子数 近似值:6.02×1023(mol-1) 4.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n × NA = N 5. 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注意: ①明确粒子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②只适用于微观粒子;案例3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板书设计;案例 4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板书设计;案例 5;案例 6;案例 7;案例 8;5.结课技能;提供心理准备 回顾与概括 组织练习 深化拓展 评价和激励等;设计一则结课的微型教案,并分组进行结课技能训练;第四节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启发诱导—讲授新课—巩固知识—检查反馈—知识运用;2、指导——自学模式;3、问题——讨论模式;4.实验探究模式;案例6.4 探究氯水漂白的原理;第五节 化学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