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安徽医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教材编辑.ppt

14[安徽医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教材编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插入失活法) 抗药性标记选择 组氨酸缺陷 型大肠杆菌 无组氨酸 的培养基 酵母咪唑甘油磷 酸脱水酶基因 促进组氨酸合成 λDNA 重组体 标志补救 α 互补的检测 标志补救 原位杂交 Southern印迹 (四)基因载体 定义 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常用载体 质粒DNA 噬菌体DNA 等等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 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被扩增而特意设计的载体称为克隆载体。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 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翻译成多肽链而特意设计的载体称为表达载体。 载体的选择标准 能自主复制; 具有两个以上的遗传标记物,便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有克隆位点(外源DNA插入点),常具有多个单一酶切位点,称为多克隆位点; 分子量小,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 生物安全 1. 质粒 (plasmid) 特点 能在宿主细胞内独立自主复制;带有某些遗传信息, 会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 λ噬菌体DNA改造系统 λgt系列(插入型,适用cDNA克隆) EMBL系列(置换型,适用基因组克隆) 2. 噬菌体(phage) M13噬菌体DNA改造系统(含lacZ基因) M13mp系列 pUC系列 含有的lacZ基因编码了β半乳糖苷酶的α片段(N端),插入外源DNA后,α片段不能正常合成 3. 柯斯质粒(cosmid) 一种人工构建的克隆载体,包含了λ噬菌体的cos基因。柯斯质粒能被包装到λ噬菌体粒子中,感染大肠杆菌;它携带入宿主细菌的DNA片段(超过45kb)要比质粒载体携带的要大 酵母人工染色体 (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YAC) 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 动物病毒DNA改造的载体 (如腺病毒,腺病毒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 其他 二、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目的基因的获取 DNA导入受体菌 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 重组体的筛选 克隆基因的表达 以 质 粒 为 载 体 的 DNA 克 隆 过 程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 化学合成法 2.基因组DNA文库 (genomic DNA library) 3. cDNA文库 (cDNA library) 4. 聚合酶链反应( PCR ) * 化学合成法获取目的基因 要求: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产物的氨基酸序列 。 一般用于小分子基因的合成 组织或细胞染色体DNA 基因片断 克隆载体 重组DNA分子 含重组分子的转化菌 限制性内切酶 受体菌 * 从基因组DNA文库获取目的基因 限制酶切位点 限制酶消化 除去中间片段 cos L R cos cos L 左臂 R cos 右臂 真核生物染 色体DNA 限制酶部分消化 外源DNA与载体DNA混合 连接反应 体外包装 用重组噬菌体 感染大肠杆菌 ~20 Kb DNA 片段 cos L R cos ~20 Kb 外源 DNA 片段 基因文库 基因组DNA文库(genomic DNA library) 将某一基因组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存在于转化细胞内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组DNA的集合称为G文库 cDNA文库(cDNA library): 以某种细胞的全部mRNA为模板,利用逆转录酶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cDNA)再复制成双链cDNA,与适当的载体连接后转化入受体菌,得到含全部表达基因的种群,称为C-文库(cDNA library)。 C-文库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 如已知目的基因两端的序列,则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体外合成目的基因。但此法可能会造成克隆的目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利用PCR合成: (三)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1. 粘性末端连接 方式:(1)同一限制酶切位点连接 (2)不同限制酶切位点连接 配伍末端连接 非配伍末端连接 (二)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 Bam HⅠ切割反应 GGATCC CCTAGG T4 DNA连接酶 15oC GATCC G G CCTAG + 目的基因用 Bam HⅠ切割 载体DNA用Bam HⅠ切割 重组体 载体自连 目的基因自连 同一限制酶切位点连接 不同限制酶切位点(非配伍末端)的连接 Eco RⅠ切割位点 Bg lⅡ切割位点 + EcoRⅠ+ Bg lⅡ 双酶切 Eco RⅠ+ Bg lⅡ 双酶切 T4 DNA连接酶 15oC 重组体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