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汉语言文学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刘 洋
摘 要:谐声关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明晓互谐现象。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为参照,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明晓互谐的原因:声母方面,由于x-是m-的擦音性质或清鼻音性质;韵母方面,受韵母-u的影响使唇音声母m-发生后移变为x-。
关键词 :从母字 明母 晓母 谐声
近年来,音韵学家对上古声母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谐声字方面,谐声即形声,谐声字即形声字。谐声字中,声符称为”主谐字”,包含声符的合体字称为“被谐字”。谐声字的研究最早始于宋代,但研究最为完善的是清代汉学家段玉裁。段玉裁先生认为同一谐声偏旁的字在古韵里同属一部,因此谐声字所表现出来的系统大体和押韵系统相合。他对《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在《六书音均表·说文解字段注》(1981)中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
自音有变转,同一声而分散于各部各韵……悔晦在隊韵。敏在轸韵。畮痗在厚韵之类。参差不齐。承学多疑之。要其始则同。谐声者必同部也。三百篇及周秦之交僃矣。辄为十七部谐声偏旁表。补古六埶之散逸。[1]
该理论的提出为研究谐声字作了突出的贡献。后代学者依据《说文解字》,把声母互谐情况分为三类:普通谐声、特殊谐声和例外谐声。普通谐声是谐声系统的主流,基本上是指发音部位相同的谐声,声母相同或相近;特殊谐声是指发音部位不同的谐声,此类谐声也不乏其例;例外谐声是指特殊谐声中的一些不合音理的特例,即特殊中的例外,是排除在特殊谐声之外的谐声。谐声系统比较复杂,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从母字31个,分别是:毒、繁、蘩、嗨、海、悔、誨、晦、毑(姐)、姆、呣、莓(苺)、娒、梅、脢、酶、霉、每、痗、敏、慜、鳘、母、坶、拇、、踇、鉧、乸、侮、毓。本文以31个从母字为参照,旨在分析明母与晓母之间存在的谐声关系。
段玉裁、高本汉、董同龢、王力等音韵学家也早已注意到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高本汉、李方桂等学者对谐声说持肯定态度。高先生在《汉语和韩日语分析字典》(1923)中提出了十条谐声原则,称为“高本汉的谐声说”,对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高本汉拟构了复声母mx-来解释这种谐声现象。[2]董同龢(1943)认为,“和韵母的类相同,大多数声母的类自然不会只包含一个声母,但是各类之内,各个声母也必有某种程度的相同,才会常常谐声”[3]。在明晓互谐方面,他认为上古有一个清音的鼻音m-(晓母是清音)。黄焯(1981)认为“誨晦悔说文从每声,荒内切。每集韵母罪切”[4]。这里仅仅指出明晓互谐,但没有展开解释。王力先生对谐声说持否定或怀疑的态度。他在《汉语语音史》“先秦音系”中指出:“关于声母方面,成绩就差不多了。一般的根据是汉字的谐声偏旁,其次是异文。我们知道,声符和它所谐的字不一定完全同音……从谐声偏旁推测上古声母,各人能有不同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是靠不住的。”王力(1982)拟测:“黑x?k,墨m?k。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按,‘黑’的古音可能是mx?k,故与‘墨’mx?k同源。”[5]李方桂在高本汉、董同龢提出的谐声原则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条例,即“李方桂的谐声说”,他拟构了清鼻流音hm-,“不带音的鼻音m-,普通语音符号写成m?-,我们简单化写成hm-”,“不带音的hm-在切韵时代变成了xw-”,“此外,n?-这个声母,在上古也应该有个清音的hn?-声母。n?-这一类字不跟?-这类字谐声,却跟h(x)-这类字谐声……那么我们可以说x-这类字是从清音的hn?-演变出来的,xw-也是从清音的hn?x-演变出来的”[6]。冯蒸(1998)认为“鼻流音明、泥、疑、来、以母与喉音晓、匣、影母互谐。此处喉音三纽与鼻流音的谐声,应拟为喉冠鼻流音,即分影晓匣三小类,分拟为带·-,h-,·-冠音的鼻流音……郑张尚芳认为晓、匣、影与鼻流音互谐是同一类现象”[7]。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据不完全统计,形声字占汉字总量的90%以上。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中,属于明母的有18个,约占总数的58﹪;属于晓母的有4个,约占总数的13﹪;不属于明母和晓母的有6个,约占总数的19﹪;无法确定从属的字有3个,约占总数的10﹪。列表显示为:
以上数据表明,从母字中明晓互谐的占70﹪以上。从字形上看,这31个字都包含“母”部。但从声母的角度讲,m-是双唇浊鼻音,x-是舌根清擦音,二者音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孙玉文曾在《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一)一文中提出“至晚战国到两汉,这种m-?x-的现象就发生了”,他通过谐声字、双声联绵词、汉代注音的证据、假借和声训等材料对这一结论进行印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