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三节望排出物.ppt
第三节 望排出物 概述 排出物是排泄物、分泌物的总称。 望排出物就是观察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某些排出体外的病理产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排出物变化总的规律是: 凡色白、清稀者,多属虚证、寒证; 凡色黄、稠浊者,多属实证、热证。 一、望痰涎(一)望痰 痰白清稀 “寒痰” 寒邪阻肺,津凝不化; 脾阳不足,湿聚为痰,上犯于肺 痰黄稠有块 “热痰” 热邪犯肺,炼液为痰 痰少而粘,难以咯出 “燥痰” 燥邪犯肺,耗伤肺津; 肺阴亏虚,清肃失司 痰白滑量多而易咯 “湿痰” 脾虚失运,湿聚为痰,上犯于肺 痰中带血 色鲜红 “咯血” 肺痨、肺癌。 肺阴亏虚或肝火犯肺,火热灼伤肺络, 或痰热、邪毒壅肺, 肺络受损 咯脓血腥臭痰浊者 “ 肺痈” 热毒蕴肺,肉腐成脓 补充:望涕 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 鼻流清涕为外感风寒。 鼻鼽【qiú】: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 伴喷嚏频作, --风寒束于肺卫。 鼻渊:久流浊涕不止, 质稠、量多、气腥臭者, --湿热蕴阻。 二、望涎唾 (一)望涎 口流清涎量多者,多属脾胃虚寒,气不化津。 口中时吐粘涎者,多属脾胃湿热,湿浊上泛。 ----湿热困阻中焦,脾失运化,湿浊上泛 小儿口角流涎,涎渍颐下,称为 “滞颐”。 ----脾虚不能摄津,亦可见于胃热虫积。 睡中流涎者,多为胃中有热 或宿食内停、痰热内蕴。 (二)望唾 时吐唾沫 胃中虚冷,肾阳不足, 水液失于温运,气化失司, 则水邪上泛,可见时吐唾沫。 多唾 胃有宿食,或湿邪留滞, 唾液随胃气上逆而溢于口。 三、望呕吐物 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或呕吐清水痰涎 “寒呕” 胃阳不足,腐熟无力; 寒邪犯胃,损伤胃阳, 致水饮内停,胃失和降 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 “热呕” 邪热犯胃,胃失和降, 邪热蒸腐胃中饮食则 呕吐不消化食物味酸腐 “伤食” 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食积不化,胃气上逆, 退邪外出。 呕吐黄绿苦水 肝胆郁热或湿热 肝郁犯胃则呕吐, 热迫胆汁上溢。 呕吐清水痰涎,胃脘有振水声 “痰饮” 因水饮停胃,胃失和降而致 吐血鲜红或紫暗有块,挟有食物残渣 胃有积热 肝火犯胃胃腑血瘀 热伤胃络,络破血溢则吐血;出血量多、立即吐出则血色鲜红; 出血量少、蓄积后吐出则血紫暗。 四、望二便 (一)望大便 大便的形成与脾、胃、肠的功能密切相关, 故观察大便的异常改变,主要可以诊察脾胃肠的病变和肝胃的病变,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 大便清稀水样 寒湿泄泻 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 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大便黄褐如糜而臭 湿热泄泻 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 大肠传导失常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 脾虚泄泻 肾虚泄泻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或火不温土,清浊不分 便如粘冻,挟有脓血 痢疾 肠癌 湿热蕴结大肠,脂络受损,有(病在血分和病在气分)之别 大便燥结,排出困难 肠道津亏 热盛伤津,或胃火偏亢,大肠液亏,传化不行 便血 有(近血、远血)之分 便色灰白,溏结不调 黄疸 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溢,不能下注于肠以助消化 (二)望小便 小便的形成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密切, 还与肺的肃降、脾的运化、三焦的通调 和津液盈亏有关。 故观察小便的异常改变,主要可以诊察肾、膀胱、肺、脾的病变,了解津液的盈亏和病性的寒热虚实。 小便清长 虚寒证 阳虚不能蒸化津气,水津下趋膀胱,故小便清长量多 小便短黄 实热证 热盛伤津,亦可见于汗、吐、下、利伤津的病人 尿中带血 尿血 (血淋) 因湿热蕴结膀胱,或阴虚火旺、疫毒或药物伤肾,或脾肾不固所致 尿有砂石 石淋 湿热内蕴, 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 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 尿浊、 膏淋 湿热下注,气化不利, 不能制约脂液下流 , 或脾肾亏虚,清浊不分。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