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钱币的演变历史简介.科目讲解.ppt
中国古钱币演变简介;纸
币;原始贝币产生于距今三千年的商代,是钱币的始祖,它的产生,标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原始物物交换阶段之后,可交换的商品日益增多。此时贝币出现,成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中介。贝币能成为货币是有原因的。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货、财、贸、贱、贷、贫、账”等,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1.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早期的布币形式——空首布 ;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其无装柄中空的銎。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向耸肩尖足布或圆肩圆足布发展。; 刀币是有商周时期的工具青铜削演而来的,所以刀币的柄端均有环,柄上有裂沟。 齐国和北方的燕国身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圜钱;蚁鼻钱、鬼脸钱;蚁鼻(鬼脸)钱;2.铜钱; 秦为什么要采用圆形方孔形制作为统一后的定型货币?何以为历朝历代所沿用?
(1)圆形方孔钱自身的优点;
(2)秦人使用圆形方孔钱的传统;
(3)中国人传统宇宙观的体现——天圆地方;
(4)君临万方、皇权至上的象征;
(5)中国人处世观的体现——外圆内方。
钱被称为 “孔方兄”,概源于此。;(2)汉武帝时期始行“五铢”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二年(前一一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北朝币制的混乱;(3???铜铸货币在唐、宋、元、明、清期间的发展;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二十四进位)。
李渊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的演变。开创了唐宋以后“文”为单位的年号。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有两、钱(3.37克)、分、厘的十进位法。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形形色色的货币;钱币退出流通领域的原因:
名目繁多、形制杂乱;
成色参差不齐、钱法朝令夕改;
货币流通不稳定,不能适应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三、白银
天然银块——春秋战国银刀、银贝、银布币——西汉白金三品——东汉至唐宋多铸成饼、锭、铤、条、块及它器饰——北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7年)开始以银锭为合法通货——1197年金铸承安宝货银币,正式成为法定银币流通——元代铸行银元宝——明嘉靖年间确定银两制,银钱双本位制,中国开始正式成为用银本位的国家——清嘉庆以后,外国银元成为中国的通用货币,光绪年间自铸光绪元宝银元,为我国银元之始。此后银两与银元并用,一直沿用到1933年废两改元为止。;三、白银 ;白银货币在唐代通行的形式是银铤。西安唐大明宫遗址曾出土唐玄宗天 宝年间的银铤,长市尺九寸六分,宽二寸一分五厘,为笏状长方形的银钣, 铭文“重五十两”。 ;宋代白银货币一般叫做“银锭”,其形状是在铤形基础上,两端为圆弧状,中较窄, 而且在正面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名称等。大银锭重五十两, 小锭则重量不一,如二十五两、十二两等。宋代也铸造了一些银质的通宝钱 币。 ;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元朝至元年间开始,银锭自名“元宝”,这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货币流通制度构成了封建时代后期货币流通的新特点。在清代,政府明确规定:“以银为本,以钱为末”,政府财政收支一律以银为准,白银成为流通中最主要 的货币。白银货币的形制为元宝状,又称宝银,以重量计算。
光绪十五年(1889 年)两广总督张之 洞正式奏准朝廷,用机器铸造“龙洋”银元。币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四字, 背面为蟠龙花纹,重七钱二分。龙洋含银九成,与白银等价使用。 ; 鸦片战争后,由于流通方便,清政府开始铸造自己的银元,最初是有龙形图案的龙洋,之后是像西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