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之内在结构和身体的关系.docVIP

《庄子齐物论》之内在结构和身体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莊子?齊物論》之內在結構與身體的關係 The Inner Construction of Zhuang’s ‘The Equality of Th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Body 方素真? ?遠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Janus Fang 摘 要 任一作品的語法與形式的呈現,其實是作者內在生命力的外顯。莊子透過言說事件指攝出虛擬抽象的空間,利用大宇宙與我之間的迴旋轉折互相融滲的過程,不但自我凝視也自我轉換,蓄養自身潛在的能量。他用那特異性的言說巧思,建構了弔詭性的意象空間,再轉為建構外部世界的倫理秩序。筆者擬就《齊物論》所呈現的禪思般的意象,分解其文本的內在結構,觀照莊子在物我的特異感知中,如何建構出人我物我齊一的倫理世界。 關鍵詞:莊子、齊物論、身體、禪、自我凝視 Abstract The grammar and form of a work actually reveal the author’s inner vitality. Zhuangzi points out the visualized abstract space of discourses. The inter-integrating and penetrating process of his using changes between the universe and me helps him with self-insight, self- transform, and cultivation of potentiality. He adopts unique expression to create the image space of suspense and then turns it into the ethical order of outside world. The author wants to discuss the idea of Dhyana and meditation image in The Equality of Things by Zhuang. The inner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special sensation brought up by Zhuangzi to understand how the equality ethics are constructed between the other person and onself or between everything and onself. Keywords:Zhuang, The Equality of Things, Body, Dhyana, self-insigt 前 言 論及《莊子?齊物論》,所謂齊物之說,到底是齊同萬物?無長無短的一致性?長短一致、大小一致就是同嗎?或者就對象物的個體而言,每一物自體都是完整的道相?到底孰是孰非?王叔岷《莊子校詮?齊物論》分判了齊物與物論兩說,偏向齊物連讀的說法,他指出: 然齊物論之主旨,在『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二句,則莊子之意,明是以『齊物』連讀;秋水篇發揮齊物論,其主旨在『萬物一齊,孰短孰長!』亦正是『齊物』之義。至如德充符篇:『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天地篇:『萬物一府,死生同狀。』亦皆『齊物』之義也。……莊子之意,固非以『物論』連讀者矣。《鶡冠子?能天》:『道者,開物者也。非齊物者也。』道固非齊物者。然明齊物,乃通於道耳。……欲了解莊子,須明三種境界:一、常人,迷於是非毀譽。二、智者,爭於是非毀譽。三、大智,超乎是非毀譽。莊子,大智人也。王應麟所謂『是非毀譽,一付於物,而我無與。』乃膚淺之遁辭,何足以論莊子!莊子乃通達是非毀譽之後,而超乎是非毀譽者也。 見《莊子校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八,民88/06景印三版,頁39-40。 王氏的論證,足以說明我輩多困於是非毀譽的視域,又自以為掌握了莊子的真髓,實者乃自欺欺人的說詞,就連王應麟的說辭,也是膚淺的遁辭。他指出「莊子的大智,超乎是非毀譽」,是道的境界。萬物齊同的特色,就是生死狀態的一致性。他採用《莊子?天地》與《鶡冠子?能天》的論述,反而模糊焦點,而呈現出「道固非齊物,齊物通於道」的詭辯性;既不是道又通於道,墮入自我的迴旋論證中;仍無法指明齊物與道的密切關係。 筆者以為莊子觀照的物象,是生命的自然流動現象,以道的本質看待物我的關係,物物與物我,是一是齊;一切物無大小長短高低貴賤之分,彭祖八百歲與朝生暮死的朝菌都在道的環中生生滅滅,所有的生命周期都順著生住異滅的流程而運轉,每一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