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九章清热药.ppt
临床应用: 热病烦渴 常与石膏相须为用 肺热燥咳 既清肺热,又润肺燥,清润兼备,配伍川贝母,治疗肺热燥咳;配伍杏仁,治疗肺燥久咳气急。 骨蒸潮热 入肾经能滋肾阴,泻相(肾)火,退骨蒸,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心烦,配伍黄柏、生地黄等。 内热消渴 甘寒质润,清肺火、养肺阴,泻胃火、滋胃阴,泻肾火、滋肾阴,治疗阴虚内热的消渴证,配伍天花粉、葛根等。 肠燥便秘 滋阴润燥,治疗肠燥便秘,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 现代研究 知母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知母皂甙元是Na+-K+-ATP酶抑制剂。 从知母根茎中分得的知母聚糖A、B、C、D有降血糖作用,其中B的活性最强。 知母皂甙对人肝癌移植裸大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知母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性能特点: 苦寒清降,性缓下行,能清心 肝 肺 胃 三焦之火而利小便,使火热邪从小便而解,所以既能泻火除烦,又能清热利湿,并有凉血解毒之功。 【功效】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 热病心烦 能清泻三焦火热之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燥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通用。 湿热黄疸 本品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 血淋涩痛 本品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 血热吐衄 本品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用 目赤肿痛 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与大黄配用 火毒疮疡 本品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肿 现代研究 镇静:栀子水煎液有镇静作用,炒焦、炒炭后镇静作用明显加强。 降压:栀子水煎液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凝血:焦山栀有明显的凝血作用,可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 抑制胃酸:生栀子水煎液对小鼠胃总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炒焦后对胃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或消除。 泻下:去羟栀子苷、异栀子苷有泻下作用。 加速愈合:栀子提取物制成软膏,可加速软组织愈合。 药材图片 临床应用 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瘰疬,瘿瘤 苦寒泄热,味辛散结,治疗肝郁化火,痰火凝聚的瘰疬,配伍贝母、香附等;治疗瘿瘤,配伍海藻、昆布等。 乳痈肿痛 既能清泄肝火,又能散郁结,治疗乳痈肿痛。 现代研究 本品水煎服,治渗出性胸膜炎;配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等煎服,治慢性乙型肝炎。 配白茅根、生地可以凉血解毒治疗出血证。 单用煎服可以降血压。 药材图片 应用 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 《医方摘玄》:“决明子炒研,荼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一夜即愈。”《圣惠方》:“决明子一升,蔓荆子二升,以酒五升煮,曝干为末。每饮服二钱,温水下,日二服”。 2.头痛,眩晕 本品苦寒入肝,既能清泻肝火,又能平抑肝阳,故可用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配菊花、钩藤、夏枯草等药用。 3.肠燥便秘 本品性味甘咸寒,兼入大肠经而能清热润肠通便,用于内热肠燥,大便秘结,可与火麻仁,,瓜蒌仁等同用。 现代研究 本品单用内服,治疗男性乳房发育;配山楂、丹参,治高脂血症、脂肪肝;配桑寄生治疗高血压等。水浸液有明显的降压和利尿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醇浸液有抑菌作用。注射液可使小鼠胸腺萎缩,提示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概述 本类药物药性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主要适用湿热证。 湿热证: 湿温或暑温挟湿; 湿热蕴结脾胃; 湿热壅滞大肠; 湿热熏蒸肝胆; 湿热下注; 湿热流注关节; 湿热浸淫肌肤; 用于治疗脏腑火热及痈疽肿毒. 性能特点 苦寒清热燥湿,主入肺与大肠,兼入胃与肝胆,作用偏于上焦肺与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中上焦湿热。兼入血分,能凉血止血。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应用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血热吐衄 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