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眦疾病课件整理.ppt
* 两眦疾病 概述 第一节 流泪症( 泪溢 ) 第二节 漏睛(慢性泪囊炎) 第三节 漏睛疮(急性泪囊炎) 【目的要求】 掌握本章各眼病的病名概念、病变位置。 掌握漏睛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及防护内容,并了解其对目珠的危害性。 熟悉流泪症及漏睛疮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 概述 两眦,即内眦,外眦。内眦又名大眦,外眦又名小眦,锐眦。 两眦 属五轮中的血轮,内应于心、小肠。 由于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故流泪症常与肝肾有关。 概 述 一解剖部位(血轮、目眦 ) 1、泪泉:泪液的源泉(泪腺) 2、泪窍:泪堂、泪孔。(泪道:泪小点、 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二 生理功能 1、输布精血。 2、分泌排泄泪液。 三 病因病理 中医:1、心火内炽。 2、外邪引动内火,内外合邪。 3、肝肾亏虚。 西医: 1 、泪液分泌过多,来不及排泄; 2、 泪道不通,细菌感染。 四 主要临床表现 流泪、泪窍沁脓,眦部红肿、痒痛等。 五 治疗 中医: 1 心火炽盛---苦寒泻心; 2 外邪引动内火—辛凉疏散,泻火解毒; 3 肝肾亏虚—滋养肝肾 西医: 消炎抑菌, 扩张泪点, 探通泪道, 泪道冲洗, 泪囊摘除。 泪:每日每人分泌0.5--0.6g。其成分98%是水,1.8%是蛋白,0.2%是固体(溶菌酶、氯化物、维生素C) 一 概念 指泪液不能从泪道正常排出而溢出眼睑外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的泪溢。多因泪道阻塞、狭窄或排泄功能不全等所致。 《证治准绳》根据泪出冷热有别,时间有异分为“迎风冷泪”、“迎风热泪”“无时冷泪”、“无时热泪”。 冷泪—泪水清冷稀薄,目无赤痛翳障 热泪—泪水灼热粘稠,多为外障眼病症状之一 对流泪症的诊断:须以目无红赤翳障、肿痛为依据,且必以流泪为主症。 二 病因病理 中医: 1、肝血不足,泪窍不密,迎风则邪引泪出。 2、 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液而流泪。 西医: 多种原因导致泪小点位置异常、狭窄、闭塞或缺如。 三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 迎风流泪—遇风则泪出,无风则泪止 无时流泪—不论有风无风,泪水长流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 )染料试验 (2)泪道冲洗 (3 )泪道探通术 (4 )X线碘油造影 四 诊断要点 1 、流泪。 2 、冲洗泪道,畅通。 或通而不畅。 或不通,但无黏液从泪窍流出。 五 治疗 1 、 原则: 功能性泪溢:以中医治疗为主。 王肯堂认为:不管冷泪还是热泪,不管有时还是无时,若失治则有内障、青盲、视瞻昏渺之患。故即时治疗流泪症。冷泪多虚、寒,治宜温补。热泪多邪热或虚火,治宜清热散风或滋阴降火。 器质性泪溢:以手术治疗为主。 2 辩证论治 ①肝血不足,外感风邪—迎风冷泪更甚—补养肝血,兼疏风邪—止泪补肝散加减。 ②气血不足,收摄失司—冷清稀薄之泪无时溢出、不耐久视—益气养血,收摄止泪—八珍汤加减。 ③肝肾两虚,约束无权—眼泪常流—补益肝肾,固摄止泪—左归饮 3 外治法 ①选用含硫酸锌的眼药水点眼。 ②泪小点扩张或泪道探通。 ③手术治疗:如泪道阻塞者,可试行激光治疗或泪道硅胶留置治疗。 第二节 漏睛 教学要求: 掌握漏睛的病名概念、病变位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及防护内容,并了解其对目珠的危害性。 一 概念 以脓血或涎水样粘液从内眦部溢出,按压眦部溢出更甚为特征的慢性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泪囊炎。 中医别名: 热积必溃之病、目脓漏、窍漏、 眦漏症、漏睛脓出外障。 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亦有新生儿罹患本病者。 二 病因病理 中医 1 外感风热,停留泪窍。 2 心有伏火,脾蕴湿热,上攻泪窍,腐而成脓。 3 漏睛疮残邪留滞不去,转化而来。 西医 各种原因导致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于泪 囊,感染细菌引起泪囊部位的慢性炎症。 三 临床表现 不时的从泪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河南省青桐鸣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卷.docx VIP
- 颈动脉灌注机制.pptx VIP
- 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Unit 4 Friends Lesson3 课件 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
- 锅炉原理课件:第七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ppt VIP
- 生涯发展展示-(第一版).pptx VIP
- 《选品与采购》课件——4.电商采购.pptx VIP
- 东西洋人与黄河三门峡的恩怨情愫.doc VIP
- 第五章第2节《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