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黄连.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黄连.ppt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黄连 别名   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 黄连图片 原植物 1.黄连: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毛深裂,边缘有锯齿。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 黄连主要分布区 【近缘种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①黄连②三角叶黄连③云连等的干燥根茎。 黄连 三角叶黄连 云连 三种黄连根茎的外形图 多簇状分枝, 弯曲互抱, 形似鸡爪。 多为单枝, 微弯曲如蚕状, 具较长的“过桥”。 多为单枝, 细瘦弯曲, 状如蝎尾。  味连   雅连 云连 性状 味连 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 0.3~0.8cm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 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注意事项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化学研究 根茎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为5~8%,还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又名巴马亭、棕榈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木兰花碱等;酸性成分有阿魏酸,氯原酸等。须根含小檗碱可达5%;黄连叶含小檗碱1.4%~2.9%。 陈仕江,钟国跃,徐金辉;黄连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动态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7期 三种黄连成分区别 国产的几种黄连的小檗碱含量略有差异, 味连5.56%~7.25%,雅连 5.20%~5.32%,云连6.83%~7.69%,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 各种生物碱的分析结果均有差异。 肖培根/ 李大鹏/ 杨世林- 新编中药志-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94-901 药理研究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   抗病毒作用 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抗原虫作用 体外抑制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 郑凌云,周祖玉。黄连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3):452-454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抗心律失常   有效成分 小檗碱。 (2)降压作用   有效成分 小檗碱。 (3)正性肌力作用   有效成分 小檗碱。   作用表现 心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且强心作用不受利血平、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 郑凌云,周祖玉。黄连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3):452-454 研究表明 吸收、分布、排泄  小檗碱口服不易吸收.肠外给药, 吸收入血后迅速进入组织, 血浓度不易维持;人类口服0.4g 盐酸小檗碱后30分钟血浓度为100μg %(体外杀菌浓度大约为20mg%), 随后逐渐减少, 即使重复给药, 每4小时0.4g, 血浓度亦不见增高.在体内, 几乎所有组织均有小檗碱的分布, 而以心、肾、肺、肝等为最多.它在各组织中贮留的时间甚为短暂, 24 小时后仅有微量, 主要在体内进行代谢, 也有少部分(6.4%)经肾排出.兔口服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