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07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内容资料.ppt
吸附平衡 当吸附速度=脱附速度时,吸附平衡,此时吸附量达到极限值 极限吸附量受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吸附等温线 NH3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二、吸附机理 吸附等温线 m-单位吸附剂的吸附量 P-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 K,n-经验常数, 实验确定 吸附方程式 弗罗德里希(Freundlich)方程(I型等温线中压部分) lgm对lgP作图为直线 吸附方程式 朗格缪尔(Langmuir)方程(I型等温线) 吸附方程式 BET方程(I、II、III型等温线,多分子层吸附) 吸附速率 吸附过程 吸附 外扩散(气流主体 外表面) 内扩散(外表面 内表面) 吸附工艺 固定床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1、气体扩散 2、气体吸收 3、气体吸附 4、气体催化净化 在气相中的扩散(Gilliland 方程) 一、气体在气相中的扩散 扩散系数 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 影响因素: 介质的种类、温度、压强、浓度 一、气体在气相中的扩散 部分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0 ℃,101.33kPa) 二、气体在液相中的扩散 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 估算方程 扩散系数随溶液浓度变化很大 上式只适用于稀溶液 二、气体在液相中的扩散 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20oC,稀溶液) 第二节 气体吸收 一、吸收机理 1、双膜模型(应用最广) 假定: 界面两侧存在气膜和液膜,膜内为层流, 传质阻力只在膜内 气膜和液膜外湍流流动,无浓度梯度, 即无扩散阻力 气液界面上,气液达溶解平衡 即:CAi=HPAi 膜内无物质积累,即达稳态. 一、吸收机理 2、气液平衡 平衡-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等于解吸过程 溶解度 每100kg水中溶解气体的kg数 常见气体的平衡溶解度 亨利定律 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C:吸收液中某种组分的浓度,g/100g; H:亨利常数; p:气体中该组分的分压力,Pa 一、吸收机理 2、气液平衡 二、吸收剂 有害气体 吸收过程中所用的吸收剂 SO2 H2O, NH3, NaOH, Na2CO3, Ca(OH)2, CaCO3/CaO, 碱性硫酸铝, MgO, ZnO, MnO NOx H2O,NH3,NaOH,Na2SO3,(NH4)2SO3,FeSO2-EDTA HF H2O,NH3, Na2CO3 HCl H2O, NaOH,Na2CO3 Cl2 NaOH,Na2CO3 ,Ca(OH)2 H2S NH3, Na2CO3,乙醇胺,环丁砜 含Pb废气 CH3COOH,NaOH 含Hg废气 MnSO4,NaClO,浓H2SO4,KI-I2 选择吸收剂的基本原则: 吸收容量大、选择性高、粘度小、热稳定性高、腐蚀性小、廉价易得 三、吸收设备 喷淋塔 填料塔 填料塔 第三节 气体吸附 吸附 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 吸附质-被吸附物质 吸附剂-附着吸附质的物质 优点:效率高、可回收、设备简单 缺点:吸附容量小、设备体积大 吸附机理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1.吸附力-范德华力; 2.不发生化学反应; 3.过程快,瞬间达到平衡; 4.放热反应; 5.吸附可逆; 1.吸附力-化学键力; 2.发生化学反应; 3.过程慢; 4.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速率; 5.吸附不可逆;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同一污染物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物理吸附 若温度升高到吸附剂具备足够高的活化能时,发生化学吸附 1、吸附剂需具备的特性 内表面积大 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 高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 吸附容量大 来源广泛,造价低廉 良好的再生性能 一、吸附剂 2、常用吸附剂特性 吸附剂类型 活性炭 活性氧化铝 硅胶 沸石分子筛 4A 5A 13x 堆积密度 /kg?m-3 200~600 750~1000 800 800 800 800 热容/kJ(kg·K)-1 0.836~1.254 0.836~1.045 0.92 0.794 0.794 —— 操作温度上限/K 423 773 673 873 873 873 平均孔径/? 15~25 18~48 22 4 5 13 再生温度 /K 373~413 473~523 393~423 473~573 473~573 473~573 比表面积 /㎡?g-1 600~1600 210~360 600 —— —— —— 一、吸附剂 分子筛特性 一、吸附剂 3、气体吸附的影响因素 操作条件 低温有利于物理吸附;高温利于化学吸附 增大气相压力利于吸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