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茶艺培训精品课程.ppt
1、禁忌 2、方法 忌茶叶含水量较多 严禁茶叶与异味接触 防止茶叶挤压 坛藏法 罐藏法 坛藏法 袋藏法 冷藏法 三、茶叶贮存 四、中国名茶欣赏 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六安瓜片 君山银针 信阳毛尖 大红袍 安溪铁观音 祁门红茶 第四节 茶之道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和、静、怡、真) 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伦理之和,美学之和,养生之和) 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和平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心境,与大自然融涵去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 怡:中国茶道修习过程中茶人的身心感受(怡目悦口的直觉感受,怡心悦意的审美领悟,怡神悦志的精神升华) 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求物这真,情之真,性之真,道之真) 一、饮茶用水——水为茶之母 山泉水 江河湖水 雪水和天落水 井水 自来水 纯净水 中国茶文化 茶 艺 一、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 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茶事旅游。 第二节、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茶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另说神农肚皮透明,吃下东西外面能看清楚。有一天尝到一种树叶,发现叶子在肚子里往复流动像在检查什么。一次神农中毒,他就采那种叶子来吃,结果得救。因而称为“查”,后人们叫成“茶”了。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三、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四、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五、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宋辽点茶 宋代市井斗茶 宋代斗茶乐 六、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 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唐伯虎的《品茶图》 文征明《品茶图》 七、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 八、中国茶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共有21个省(区、市) 967个县。中国是全世界茶叶产量最多,茶园面积最大的国家。更是茶的故乡。 中国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西藏东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主产红茶,绿茶,黑茶,也是大叶种红碎茶基地之一。 2、华南茶区: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主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之一。 3、江南茶区:位于长沙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产区。生产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及各种名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 4、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主产绿茶。 第三节、茶的分类与鉴赏 一、茶叶分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