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
领导、沟通、激励、控制和效率
学时:(8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各个不同环
节,全面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全过程。
教学要点: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各环节管理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
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
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
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
第五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效率
参考书目:崔运武主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2 。
3.1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
作为管理职能的领导,是指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
群体目标而做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
一、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
1公共事业领导的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
2职务权力与个人权力的关系
二、公共事业领导素质
1公共事业领导素质含义
2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的特点
三、公共事业领导行为和领导体制改革
1领导行为含义
2 四种领导体制
四、领导者与创新
3.1 一 、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
领导的主体是领导者,领导者是指处在领导
职位上的个人或群体。领导者与领导权力紧
密联系在一起,领导权力是领导者构成要素
中的首要要素。一般来说,公共事业领导的
基础性权力可分为两类五种:
1.合法性,亦称法定权、制度权。是通过公
共事业组织中层级结构中的职位权利所获得
的职务权利。
2.惩罚权。是建立在对下属行为负强化基础
上的职务权利,是从法定权中的执行权派生
出来的。
3.奖惩权。是建立在对下属行为正强化基础上
的职务权力,是一种激励措施。
4.模范权。是建立在下属对领导者的认同和仿
效的基础上的个人权力。
5.专长权。即领导者确有专长。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领导者具有本公共事业组织
需要的专门知识、特殊技能和创新能力,业务
能力强;另一方面是领导者具有领导水平和管
理能力,胜任领导工作。
很显然,前三种权力属于职务权利范畴,是构
成职务权力的基础;后两种权力则属于个人权
力范畴,是构成个人权力的基础。
3.1 二、 公共事业领导素质
所谓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就是公共事业领导
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
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
常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
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层
次性的特征:
1.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的时代性。不同的历史
时期和不同的任务,对领导者素质有不同的要
求。
2.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必须具备解
决工作问题和协调人际关系的综合素质。
美国管理学家华伦·班尼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领
导者必须靠三条腿来支撑,一是坚定的雄心壮志,
二是领导工作的才能,三是优秀的道德品质。
3.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级、
肩负不同责任的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
法约尔曾经提出一个重要论点:管理人员的能力和
素质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即随着领导者等级地位
的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增加。
罗伯特·卡茨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即
技术技能(专业业务能力)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
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抽象和决策能力)。如果
把领导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那么这三个层
次三种技能的结构比例分别如下:47 ∶35 ∶18;
27 ∶42 ∶31;18 ∶35 ∶47 。
3.1 三、 公共事业领导行为和领导体制改革
所谓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就是领导者领导群
体去去实现目标的行为。不同的领导行为对工作效
率和职工情绪有直接的影响。
根据公共事业领导者控制或影响被领导者方式的不
同,领导风格有四种类型,称为四种领导体制。*
1.专权独裁式。权力集中在最高一级领导者手中,
劳动者对下属不信任。
2.开明专制式。决策主要由最高领导层制定,也授
予中下层部分决策权力。领导者和下属之间有类似
主仆之间的信任。
3.协商式。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在最高领导者手中,
中下层人员在次要问题上有决定权,也实现某种程
度的参与制定计划。领导者和下属有相当程度的信
任。
4.参与式。领导者让下属参与管理,对下属完全信
任,上下级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有问题互相协
商。决策是以各部门广泛参加的方式进行,但由最
高领导最后决策。
在上述四种领导方式或风格中,第一种是传统的领
导方式,领导者是独裁者,以工作为中心。第二种
和第三种同第一种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程度上的
差别,都属于命令主义或权力主义,因此,前三种
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