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臺北市私立靜修女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100.6.30校務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
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以下簡稱本準則)訂定本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二、本防治規定之用詞依相關法令,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或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
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且包含不同學校間所發生者。
(四)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五)職員、工友:指前款教師以外,固定或定期執行學校事務人員。包括合約廠商派駐於學校人員(如保全人員、廚工)或定期到校工作人員(如影印機維修人員等)。
(六)學生:指具有學籍、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或交換學生。
(七)教育人員 :指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體育教練、警衛、校護等等。
三、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研擬本防治規定,建立機制,並負責事件之調查處理。
四、本校應蒐集及建置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保障被害人之權益,提供資源予相關人員等必要協助。
五、學校應提供安全、無性別偏見、性別友善之空間,以減少性侵害或性騷擾發生之機會,為提升本校教職員工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各處室應本於業務職掌合作實施下列措施:
每年定期舉辦教職員工生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每年定期為性平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辦理校內或鼓勵參加校外相關之在職進修及事件處置研習活動。
(三) 將本防治規定相關內容納入教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並另以多元管道公告週知。
(四) 鼓勵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五) 辦理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及在職進修時,納入性別平等教育暨性侵害、性騷擾防治課程。
六、本校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應採取下列措施,改善校園危險空間:
(一)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等,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及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並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間,並依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二)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公告前條檢視成果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七、教務處及人事室應加強宣導本校教職員工於進行校內外教學活動、執行職務及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元與個別差異。
八、本校教育人員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育人員發現師生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或陳報學校處理。
九、學務處應加強宣導學生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與他人相處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十、本校教育人員知悉疑似「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有通報責任,應即通知學務主任知悉,學務處應於知悉學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二十四小時內向本市教育局「校安系統」通報 ; 並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於知悉「性侵害」事件二十四小時內打一一三電話,並填妥「性侵害犯罪通報表」,以書面通報「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學校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或協助調查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十一、申請(檢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提出、受理、調查、申復、救濟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建置如下: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或任何知悉有構成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檢舉人,填具申請調查書,載明個人基本資料暨事實內容與可取得之相關事證或人證,向學校學務處提出。倘申請或檢舉之案件非屬本校管轄權者,由學務處將該案件於七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並通知當事人。倘加害人為本校校長時,將移請臺北市政府調查之。
申請(檢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25页).pdf VIP
- 社会服务项目运作实务(第二版) 课件全套 第1--7章 社会服务项目概述---社会服务优秀案例和项目.pptx
- 家政服务培训家庭烹饪.pptx VIP
- 2025年《信访工作条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TCHSA-010-2023-恒牙拔除术临床操作规范.pdf VIP
-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学历案.pdf VIP
- 船舶概论 第三章船舶静力学课件.ppt VIP
- 安捷伦7890B-5977B气相色谱质谱仪操作规程20180802.docx VIP
- 《水浒传》名著阅读资料.docx VIP
- 《农业废弃物利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