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水文环境控制的城市设计形态指引的技术框架探讨1
刘生军,李婉婷
摘要:当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强调规划控制层面的指标量化,注重增量设计的开发引导。在海绵城市理念
的影响下,本文提出从城市用地水文环境管控的层面出发,协同传统规划控制要素,共同构建城市设计空
间形态管控的技术框架,即建立用地环境控制与空间形态设计的响应关系,提出通过 InfoWorks ICM软件
进行真实场景模拟,提炼自然水文过程的形态设计原则与评估方法,强调形态设计过程的水文环境组织与
水文控制评价等对空间形态设计的指引作用,以探讨城市设计进行多维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水文环境,城市设计,环境控制,设计指引
海绵城市理论对于城乡规划专业解决城市生态本底与城市建设方式的矛盾方面具有先
天的优势。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需要统筹部署、综合协调,需要城乡规划各个
层级规划相互衔接,需要多专业的协同配合。在总体规划层面,海绵城市首先解决的是流域
[1]
性廊道体系与城市生态用地格局的优化 ;在分区单元层面,针对分区用地中没有明显水文
特征的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的水文空间组织进行研究;在用地尺度,要综合考虑各用地内坡度
坡向、开发强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硬化率等指标进行整体分析试算,检视现行用地规划
[2]
控制指标对于环境要素的正负影响,提出合理的环境要素控制要求 。海绵城市技术的功能
主要有渗透功能、截污净化功能、转输功能和存储功能等,对于基于水文控制的城市设计图
[ ]3
则引导的技术框架也将源于这四项功能与规划控制要素协同考虑 。
1 适应水文环境的城市设计环境控制要素分类
自然的水文环境与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环境等要素彼此影响和制约,某一环境要
素的改变或破坏往往触发相关要素的变化。水文环境本身包括地表水文环境和地下水文环
境,除自然要素外,人工要素对水文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设计阶段控制人为影响而
引起的水文环境破坏,首先需明确与设计相关的环境要素。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中,澳
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设计从建筑、场地、道路、开放空间等城市设计要素进行组织和设计,以
[ ]4
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暴雨管理的整合 。城市设计环境控制要素可分为:用地布局与开
放空间、建筑形态与场地关系、绿地系统与存蓄设施、水质处理与存蓄设施、竖向用地开发
模式、用地边界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绿地率与空地率弹性控制等。明确各要素与
水文环境的协调应遵循的要求和原则,有利于实现整体城市设计过程与水文过程的融合。
1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 (201705403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N162410002-2-5)
2 遵循自然水文过程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的原则
2.1 开发前与开发后用地的控制率比较原则
适应水文环境的城市设计技术控制研究考虑的最核心指标就是开发前与开发后用地的
控制率要求,指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各项开发建设后可能引起水文环境变化的因素,如不透
水面积的增加、径流路径的改变与截断、自然地形的挖掘与填埋等。要保证开发后用地控制
率相对开发前尽量维持基本不变,需要平衡可能改变水文条件的因素,对自然本底环境改变
较大的用地,应考虑采用一定技术措施最大化减少水土流失。对于因自身用地需要而无法满
足还原自然特征的用地,应统筹考虑整体空间,确保区域内的平衡控制。
2.2 开发用地与生态用地的控制率协调原则
根据开发前与开发后分区控制率要求,在分区内协调开发用地与生态用地控制率的协调
关系,提出开发用地控制率的适宜权重。林地、草地、水域和湿地等生态用地,作为具有环
境保护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规划布局中应重点考虑其空间格局的优化,协调其与开发用
地的空间关系。生态用地作为水环境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平衡整体用地区域内的控制率
要求。通过发挥其在水文环境控制中具有的重要的水调节、抗侵蚀等生态功能,承担主要的
区域水文控制需求。
2.3 开发用地间的控制率弹性控制原则
总体控制率目标主要是针对整体规划区域而言的,由于各用地的实际情况不同,难以确
保用地自身条件可达到期望的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7.以有效管理为导向的城市风貌管控方法研究 ——以深圳前海为例.docx.pdf
- 058.形态设计准则于我国中小城市设计应用的尝试——以唐山市迁西县为例.pdf
- 060.长春市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研究.pdf
- 061.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存量型城市设计实践探索——以安达市中东铁路历史地段更新为例.pdf
- 062.基于提质转型发展的老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武汉市长江大道(江汉段)城市设计为例.pdf
- 063.配“值”提“质”——温州城市公共空间管控体系研究.pdf
- 065.共享单车冲击下的城市街道空间优化设计对策研究.pdf
- 066.基于公众参与的欧美城市设计导则历程及启示.docx.pdf
- 067.基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思考.docx.pdf
- 069.人地关系视角下青岛凤凰岛风貌保护规划探索.pdf
- 158.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pdf
- 160.环滇池特色城市天际线的塑造策略研究.pdf
- 161.襄阳市中心城区沿江区段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研究.docx.pdf
- 162.共识·共享·共建——传统产业提质及空间重构初探.pdf
- 163.基于步行指数的日常服务设施布局均衡性研究.pdf
- 164.城市双修背景下城市设计的空间容量初探——以绥化东部老城区为例.pdf
- 165.文彩·清韵——呼和浩特城市街道色彩规划研究.docx.pdf
- 166.促进步行出行的城市物质环境与规划设计策略.docx.pdf
- 167.寒地城市老年人冬季活动特征及空间规划启示.pdf
- 168.基于微博数据的街区活力与情绪值关联度研究.pdf
最近下载
- 表彰大会教师代表演讲稿.pptx VIP
- 为促进意义学习而设计教学盛群力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编制实施计划方案.docx VIP
- “俄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江苏师范大学圣理工-中俄学 .pdf VIP
-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白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PDF VIP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管理办法.docx
- 3.4热力学第二定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中职 《药用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劳保版·2023)同步课件:3.4醚.pptx VIP
- 2015三峡大学(修改版)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