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央电视台采访邹承鲁痛击科学腐败-JDL联合室.DOC

中央电视台采访邹承鲁痛击科学腐败-JDL联合室.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电视台采访邹承鲁:痛击科学腐败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 2003年10月12日   他是一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   却把主要精力用在对腐败问题的研究上   二十年来,他不顾别人的误解和不满   公开列数违背科学道德的种种违规行为   他的勇气从何而来   他的追求因何如此坚定   今天,八十岁的邹承鲁   走入面对面   再次痛击科学腐败   ■人物简介:   邹承鲁:192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45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51年获英 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生 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现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主要贡 献者之一。   今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作了 题为《严肃对待科学工作中的违规行为》的报告。列数了科学界存在的各种背离 科学道德的行为。这个报告在会上会下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并不是邹承鲁第 一次提出反对科学腐败问题,他曾多次公开发表文章揭露科学界存在的种种腐败 现象。9月28日,《面对面》记者来到李四光纪念馆,采访了现在这里居住的邹 承鲁先生。   记者:邹老您好。劳您下来。这个整个就是一个纪念馆?   邹:整个就是纪念馆。   记者:您平常就住这儿?   邹:我就住这儿,住这儿20几年了。   记者:一直住这儿20几年了?   邹:真正住这房子是40多年了。李老去世20几年了。   记者:他去世了以后,您就住在这儿?   邹:一直还住在这儿。   记者:您在科学年会上说的这件事,是会议本身的安排,还是?   邹:会议给我一个专题讲这个,希望我讲这个。讲的内容会议完全没有干涉 我,完全我自己想讲什么,讲什么。   记者:那您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   邹:我就愿意讲,让这些事情有更多的人知道,引起更多的人注意。   记者:但是这个事情跟你有什么相干呢?   邹:跟我一点关系没有,但是我们国家这种事情是很不好的,腐败现象不除, 科学就不能健康发展,鼓励,特别是鼓励领导年轻人往错误的路上走,我们将来 科学就完了。   记者:以您个人的力量,能扭转这种风气吗?   邹:我一个人来讲绝对不能,所以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就要利用,本来我就 不想接受那么多采访,我上电视上得太多了,甚至昨天有一个老朋友跟我说,你 成新闻人物了,听到这个词,我很不开心,我不希望造成这样的印象,我利用这 个机会,宣传一些我的见解,我的主张,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早在20多年前,邹承鲁就开始倡导反对科学腐败。1981年10月5日,邹承鲁 与张致一、洪朝生、郭慕孙几位院士联名在《科学报》上发表题为《开展科研 工作中的精神文明的讨论》的文章,这是邹承鲁第一次站出来谈科学腐败问题。 此时,他刚刚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不久。   记者:在我们想象中间 81年应该是科学的春天。   邹:科学的春天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好的也得到支持,吹牛的,蒙骗的 也同样得到支持,有时候支持还大.   记者: 81年的时候,您正好是58岁,那时候你刚刚当上院士,你怎么出头 说这个事?   邹:我刚刚当上院士,在院士开会的时候,跟其他院士谈及这个事,大家都 觉得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应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提起大家的注意,所以我们联名 写了那篇文章,是我起草的。他们说你笔头比较快,你去写吧,写了我们签名, 结果就写了。   记者:当时的背景是什么?这篇文章出台的背景。   邹:在我脑子中有三个事,我不愿意提名道姓。   记者:为什么?   邹:因为当事人不但在,而且身居高位,我不便说,当时出这个事,我没有 隐讳我的观点,他本人也知道我说这个事。但是在报上,在你们这儿,我不愿意 提名道姓。   邹承鲁所说的三件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件是一位在美国搞出弄虚作 假丑闻的教授,回到国内谎报自己的经历、另一件是一位国内某大学的讲师剽窃 国外学术论文,又到国外发表、还有一件是国内某知名学者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被揭发。   记者:你当时那么年轻,刚刚当选院士,你出这个头,你不怕报复,你没有 顾虑?   邹:那时候没考虑那么多,后来讲多了,才感觉到确实有报复。   记者:您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邹:为了我们国家能够在科学界保留一片干净的土壤,使我们国家科学能够 更加健康地发展。   记者:你的专业是搞生物科学的,反腐败不是你工作范围内的事情。   邹:作为科学家,就有这个责任,我认为。   从1981年开始,邹承鲁不断地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 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反对科学腐败的主张,这已经成为邹承鲁20多年来的一 项主要工作。在这20年里,许多实验都是由他的学生来做的,但宣传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