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中风历节第五金匮课件.ppt

课件: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中风历节第五金匮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中风历节第五金匮课件.ppt

③朱丹溪:主痰生风说:“有气虚、血虚、痰饮、西北二方,风情坚劲,真为风所中者有之,东南多湿,皆是湿生热,痰生热,热生风也。” ④张景岳:非风论:“此症多见卒倒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所致,所言风病者,其误甚也。余易去中风二字,以非风命名之。”又曰:“气血弱人,受六淫或七情所感,以损元气致气血衰败而发。” ⑤清·叶天士说:“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⑥清·尤在泾说:“设无肝风,亦只为它病耳,宁有卒倒偏枯、歪斜、牵引等证哉。” ⑦清·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的气虚血瘀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风防治: 平时以预防为主;发作后应以西医急救为主,再加中药辨 证施治为辅;病情稳定后或对后遗症处理应以中药辨证施 治为主。 关于中风治疗,可参考《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下 述4方虽有人认为非张仲景方,仅亦有迹象表明是张仲景 方,如侯氏黑散,《诸病源候论·卷六》有明文记载属张 仲景方。又据林亿《金匮要略方论·序》云:校正此书 时,因方与证是分卷记载的,林亿即将“方次于证候之 下”,当时所“采散在诸家之方”均有出处,如方前冠《千 金》、《外台》等,而此4方未标明出处,附于中风之 后,想必为张仲景方。今仍附此,以供参考应用。侯氏黑 散、风引汤有治疗中风、高血压等病的报道。 (1)侯氏黑散: 【原文】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方析】 本方具有养血补脾,化痰祛风清热之效。主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本证为风邪直中心脾。方中当归、川芎调养心血;白术、茯苓、人参、干姜补脾益气;防风、细辛、桂枝祛风散邪;矾石、桔梗化痰降逆;黄芩、菊花、牡蛎清热敛阴潜阳。 丁某,男,58岁。199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有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史三年余。入院时,右手写字颤抖,且头晕胀痛,心慌气短,疲乏易困,畏寒肢冷,足冷至股,足汗不出,指头麻木,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舌体右斜,舌淡胖边有齿痕,舌尖红,苔薄黄腻,脉细弦。查体:血压140/90 mmHg,右手指精细动作不灵敏,余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脂增高。辨证:肝阳上亢,脾虚湿盛,痰瘀内阻。治法:平肝潜阳,熄风化痰,温阳化湿,活血通络。侯氏黑散主之:菊花40g,白术、防风各10g,桔梗8g,黄芩5g,细辛、茯苓、生牡蛎粉、红参(另炖兑入)、明矾、当归、干姜、川芎、桂枝各3g。日1剂,以水加少量黄酒煎两次服。并嘱停服复方降压片等其它药物。 晚服头剂头煎后,夜寐甚佳,晨起即感头晕胀痛、心慌气短等症减轻,精神转佳,脉转弦而有力。5剂后,头晕胀痛、心慌气短等症除,右手写字已不颤抖,手指精细动作灵敏,精神爽,舌苔转为薄白。又进10剂,下肢浮肿消退,脚汗出,余症皆失,又5剂巩固疗效,复查血压140/90 mmHg,血脂下降,且查血时发现血液颜色由入院时的黯黑色变为鲜红色,病愈出院。随访至今,血压仍稳定在正常范围。[周志龙.侯氏黑散治愈腔隙性脑梗死.四川中医,1992,(4):21] (2)风引汤: 【原文】 风引汤:除热瘫痫。 【方析】 本方具有重镇潜阳,清热熄风之效。可除热邪所致的瘫痪癫痫,方后原注指出:“治大小风引,少小惊痫瘈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此证为肝阳亢盛,风邪内动。 方中用牡蛎、龙骨、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重镇以潜肝阳之亢;石膏、寒水石、滑石咸寒以泻风化之火;并用大黄苦寒清热泻下,釜底抽薪,使热盛风动得以平熄;反佐以干姜、桂枝之辛温,以制诸石之咸寒沉降;甘草和中并调诸药。 陈某,男,59岁。初诊:水亏木旺,头晕复发,曾经昏仆,不省人事,苏醒后头额两侧胀痛,右侧肢体痿废,大便干燥,小溲黄赤,面部潮红,舌苔薄黄,脉弦细而数。血压:180/120 mmHg。头为诸阳之会,惟风可到,外风引动内风,急以风引汤平肝熄风:石膏30g(先煎),寒水石30g(先煎),滑石l5g(包),生牡蛎30g(先煎),石决明15g(先煎),龙骨30g(先煎),大黄4.5g,生甘草4.5g,川牛膝9g,川杜仲9g,7剂。二诊:药后血压下降,肢体活动灵活。原方加桂枝4.5g,7剂。药已中鹄,诸症次第减退,健康在望。[颜乾珍,等.颜德馨教授用经方治疗急难重症举案.国医论坛.1992,(3):22] 历 节 病 一、病因病机 原文第4、5、6、7条论历节病因病机。主要结合体质与外感因素论述: 原文第4条:肝肾不足,寒湿入侵。 原文第5条:胃有蕴热,外感风湿。 原文第6条:阴血不足,风邪外袭。 原文第7条:阳虚湿盛,汗出当风。 由于体质不同,感邪性质差异,故病情表现不一。 *汗出当风,因腠理疏松,毛窍开张,触冒风冷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